•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追求下一波成長的動力─以A公司的併購、上市與公司重組之抉擇為例 / Preparing for the next wave of growth-A case study on the M&A,IPO and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of company A

簡招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這20~30年來產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動,此變動是巨大的,且關係到整個台灣的走向及下一代的未來,我有幸能經歷整個過程,但無法預測將來台灣會走向哪條路,在經歷的過程中,我有義務的作一些經驗的分享,讓下一代接手的人能夠縮短學習的過程,減少不必要的錯誤。此外,台灣於產業間經歷下列幾個重要的時程,每個時程環環相扣、互相影響,從台灣、中國一直發酵到整個世界。   ˙1985年~1990年 台灣產業第一次南向遷移,當時台灣為亞洲4小龍之一,台灣經濟急速發展,但受到缺工之苦,而A公司也於此時隨著大環境的變化轉向南移之路。   ˙1988年~1992年 鄧小平深圳發表談話,開始開放外資進入,政治改革開放,台商再度外移到同文同種的中國。案例中的B公司從台灣遷入大陸設廠。   ˙2010年~2015年 大陸本土企業開始興起,對台商已形成巨大威脅,大陸以強大的內需市場換取技術及管理能力,並開始併購全世界知名產業,累積能力,開始與美國正面競爭,這是目前案例中A、B公司所處的時期。   下一步,台灣在哪裡呢?我知道很多台商開始告老返鄉,很多台灣年輕人已開始到北京、深圳、上海上班,已變成實實在在的台勞了,因為台灣資源少、機會也少。   本論文從A公司產業的五力分析到A公司的SWOT分析,之後再結合B公司的資源整合調配,再經過IPO、M&A及公司重組的策略導入,而形成一個競爭優勢,成為下一次繼續成長的動力,如果每位台商都能像A公司的案例中去面對紅色供應鏈的夾擊,作一些更積極的動作,必能擊敗紅色供應鏈的威脅。   建議台商於目前內憂外患的時刻,把自己跳出來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產業,以及公司的實力,然後再檢視外部是否有其他可用資源,然後大膽的建立方向,細心去規劃詳細的步驟,排除目前的困難並建立下一波成長的動力,這是所有台商必須去規劃的長遠方向。

Page generated in 0.01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