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民間集體行動的機會、動員及對政策的影響:以「一一二三與農共生」運動為例

林御翔, Lin ,Yu Hs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代社會運動研究有三大途徑,「政治過程理論」探討運動所鑲嵌的政治機會和限制,「資源動員理論」強調正式與非正式組織匯集、轉化資源的能力,「新社會運動理論」關注行動者的理念與文化因素對運動的形塑過程。二○○二年十一月廿三日,超過十二萬名農漁民走上台北街頭,抗議政府企圖消滅農漁會,使民進黨政府面臨執政後最大的統治危機。本文企圖結合政治過程理論與資源動員理論,探討農民抗爭背後的政治機會結構,農漁會與「農漁會自救會」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對農金政策的影響。 從政治機會結構觀察,以農會及以在野黨為主的政治聯盟利用政府不同部門的利益矛盾,迫使行政院放棄原有的政策;由財政部主導的金融改革小組一開始便未考量農會代表的意見,在正常溝通管道被封閉的情況下,農會自然只能透過體制外的抗爭企圖影響政策。從動員結構來看,農漁會既有的組織網絡降低了抗爭的組織成本,但其獨特的人脈化特質,很難成為其他集體行動仿效的對象。面對來自農會體系的反彈,民進黨政府迅速以農業金融法的制定釋出善意,但在相關制度未改變的基礎上,將設置的全國農業金庫與農會體系間其實存有嚴重的制度衝突。而「一一二三與農共生」運動的事過境遷,也代表重新檢討農村福利體系機會的再次喪失。

Page generated in 0.02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