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數位多頻道時代下公共廣電的挑戰與轉機─以南韓為例 / The challenge and the chances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a digital multi-channel era: A case study of South Korea

陳盈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韓國自90年代以來,公廣在特定的歷史結構下,當進入數位化後,政府在政策邏輯和KBS實際因應策略的發展歷程。從韓國公共廣電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KBS從80年代便建立起垂直壟斷的廣電結構。此結構的形塑過程,涉及了各利益團體在不同權力多寡的互動;包括國家這個唯一大股東、政策制定者、美國政府與新興科技產業的涉入、韓國電器大廠、廣電經營業者和內部工會成員。這些參與者歷經衝突、談判、協調,而達成最終的妥協,也就是KBS在各個發展層面的優勢地位。即便進入數位化時代,革命性的科技變革,導致各國公廣皆面臨自身存在正當性的搖搖欲墜;身為廣電大國的英國,甚至採取市場結構重整的作法,以因應數位化挑戰。然而,韓國的公共廣電,卻仍在韓國歷史時空背景所形塑出的同一個特定結構中,進行角色轉換;而轉換新角色所需的工具,則是偶然歷史機遇下所產出的DMB─數位多媒體廣播服務。 因此,推動T-DMB,並不是KBS自行決定的數位化發展途徑,T-DMB亦非KBS維繫正當性地位的必要策略,而是能使KBS突破原有科技困境的「數位行動接收」這項技術。但此科技困境,卻也是整個歷史結構的發展結果,使公廣與政府之間的主從關係失去變動的可能性,而導致後來出現特定的數位化困境、以及隨之而生的特定因應模式。

Page generated in 0.020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