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日東海爭議分析(1990-2010):攻/守勢現實主義的驗證 / A analysis of disputes on Sino-Japanese East China sea disputes: validating of offensive/defensive realism

張越思, Chang, Yueh Sz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冷戰後中國經濟上的快速成長,中國權力在東亞的崛起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這股趨勢下,日本首當其衝的要面對中國的壓力。中日之間在東亞地區權力結構的變化,以及東亞權力結構轉移對日本國家行為的影響,又可以具體而微的從東海爭議近20年來衝突的升高來觀察。 因此,本文試圖經由中日東海爭議這一案例,來分析中國崛起與東海爭議升高之間的關聯。並以結構現實主義的兩大分支:攻/守勢現實主義作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透過驗證指標的設計,來檢視中日在東海的立場與作為,比較符合攻勢或守勢現實主義的理論期待。 透過指標的驗證,本文的研究發現中國在東海爭議的立場與作為上,比較符合攻勢現實主義的期待,但卻仍存在部分符合守勢現實主義理論期待的作為。相對於中國,日本在東海爭議上的立場與作為更能夠符合攻勢現實主義的期待。關於海權國日本在東海爭議中展現出比陸權國中國更強烈的攻勢作為的解釋,本文認為這與爭議焦點有關,當海洋成為問題焦點時,海上力量的對比才是權力最主要的內容。儘管日本在整體權力的競逐上逐漸落在中國後面,但在當前仍然擁有不遜於中國的海洋力量,以及美日安保作為後盾的日本,自然能夠在東海爭議中展現出比中國更強烈的攻勢作為。

Page generated in 0.01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