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職場年齡歧視之研究

林煥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年齡歧視,這個由來甚久的社會問題於我國少被討論,但事實上,其為一項相當重要的就業歧視類型。其影響範圍甚廣,不單是中高齡者會受到年齡歧視而遭致解雇或因其年齡無法再度進入勞動市場,年輕勞動者亦將因企業人事主管對年輕人的一些刻板印象,例如:經驗不足、不可靠、抗壓性低等,而無法獲得較佳的勞動條件;且年齡歧視所影響者係為就業與職業的所有過程,包括:求職、應徵、就職、晉升、解雇等,甚至職業訓練的有無亦為年齡歧視之影響範圍,因此,對勞動者而言,這個不分性別、種族、國籍的歧視類型對其之傷害可能伴隨著勞動者年齡之成長而無所不在,故本文除檢視年齡歧視之定義、內容、特質外,於文內亦將時時強調年齡歧視這個社會問題之重要性,以凸顯其在目前台灣社會中不被重視之現實狀況。 如同上述,職場年齡歧視一如其他類型的就業歧視,將對處於勞動市場中之勞動者、已就業而身處工作環境中之受雇者造成對經濟生活以及社會生活之雙重影響。近年來,隨著高齡化之趨勢,於先進諸國中該項議題漸漸浮上檯面,成為建立未來新型態的勞動社會不可不注意的一個面向。美國係為最早針對年齡歧視問題進行立法規範國家,而歐盟於2000年則通過一項弭平所有型態的就業歧視之架構指令,其中並要求歐盟各會員國進行立法以規範年齡歧視,未來歐盟各國之立法以及實施經驗顯可為我國因應年齡歧視問題之借鏡。鄰國日本雖為年齡歧視立法之後進國,但其政府亦已觀察到社會中年齡層分配不均可能造成的世代間分化問題,並積極處理,我國實應隨時注意上述先進國家對於該議題之思考方向以及因應政策,不應自外於國際潮流而使本國勞動者在這個只求經濟成長的社會中更落入就業不安全、生活無保障的境地。

Page generated in 0.01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