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1945年後泰國華文教育之發展 /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ailand after 1945

陳惠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第一章為緒論部分,第二章開始進入正文,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泰國華文教育的發展。首先論述泰國華文學校的出現,接著探討泰國政府對華人的總體政策,即同化政策。在同化政策下,泰國政府衍伸制訂所多法令規範華人,以期能加深、加速對華人的同化。本章的討論重點在同化政策的施行細項,從其內容來看,可以發現同化政策影響到泰國政府對華文教育的態度與策略。對泰國政府而言,施行同化政策的目的,一方面是冀望泰國華人能融入當地;另一方面,也希望將華人的經濟力量留在泰國。同化政策深深牽引泰國華文教育的發展,因此本章也將探討施行同化政策的另一個面向,即泰國華人的入籍問題與泰國國籍法的實施,以便更完整的討論同化政策對華人的影響,以及促成泰國華文教育演變的過程。 第三章論述戰後泰國華文教育的短暫復甦與再次受限。戰後初期泰國華教曾發展到極盛,但隨後遭到當權者的限制。1990年代以前,絕大多數時間,歷屆的泰國政府基於政局與“同化”華人的考量,對境內的華文教育採壓制手段。本章試著呈現泰國政府採用的政策與華文教育的發展情形,並且探討戰後泰國的華文教育,除了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亦受到其他內、外在因素的影響,因此逐漸走向衰微。 第四章則討論1990年代後,泰國華教發展的新局面。1980年代末期,華人的經濟地位逐漸崛起,臺灣、香港、新加坡等華人地區對泰國的投資及貿易額增加,華語成為熱門的商業用語,本章欲探討的是全球“華語熱”對泰國華文教育帶來的影響,以及華教再次復興所帶來的諸多問題,並且討論臺海兩岸對海外華文教育推展的經營與努力,特別是中華民國政府,對泰國華文教育提供的幫助,以解決目前泰國華文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第五章為結論,綜合論述泰國華文教育的發展與泰國政府歷次的華教政策演變。

Page generated in 0.01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