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3
  • 3
  • Tagged with
  • 12
  • 12
  • 4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吳濁流的詩論與詩歌

潘進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寫作,主要的研究對象為二:一為吳濁流的詩歌理論,二為吳濁流的詩歌作品與特色。試著藉由吳濁流的詩歌理論來說明他的文學觀念,並從吳濁流所陸續發表的詩集中,結合他的生平與閱歷,去詮釋其詩歌作品當中所抒發的內容與情感,以了解吳濁流在各個不同人生階段中所呈現出的不同寫作歷程,探尋他的作品所隱藏的內涵。最後再結合其詩歌理論與創作上的實踐,藉以說明吳濁流的詩歌特色。   在論文的寫作上,筆者分為六章來加以論述:   論文的首章,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檢視前人的研究成果,並略述全文的綱領。希盼導引讀者對於吳濁流的文學成就有初步的認識。   第二章則論述吳濁流與漢詩的關係。探討吳濁流在學詩歷程上,諸如祖父對他的漢學啟蒙,以及師友的鼓勵、加入詩社活動、客家山歌的薰陶等各方面的因素,對他在漢詩的學習與創作上所產生的影響。再者,說明吳濁流基於維護中國傳統詩歌的立場,揚棄所謂新、舊詩的分法,提出他的論點,為「漢詩」正名。另外,則說明吳濁流漢詩集的編輯與出版的狀況,依據其詩集出版的時間前後,與作者的生平、閱歷相觀照,介紹吳濁流各階段不同的寫作內容。   第三章論述吳濁流的詩歌理論。吳濁流曾在《臺灣文藝》雜誌上發表過十餘篇對於漢詩與新詩的評論,筆者試著從這些文章當中,一方面探討吳濁流所提出對於漢詩值得提倡的看法、以及針對漢詩的發展所提出的革新之道;另一方面,則論述吳濁流對於當時新詩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他所提出的批評意見,試著從這些相關論述中去探討吳濁流的詩歌理論。再者,在吳濁流提出這些文學主張與思想之後,由於與新詩人的觀點產生衝突,在當時曾引起文學效應,導致新、舊詩人間的一番論戰,本章也嘗試說明與探討論戰的全貌及其影響。   第四章論述吳濁流的詩歌內容。吳濁流一生共創作了兩千餘首的漢詩,筆者試著將吳濁流的詩歌作品分為四類,即寫景記遊、詠史懷古、抒情感懷、社會寫實。再根據所分的四個綱目來加以析論他的寫作意識,藉以說明吳濁流詩歌中所表達出來的個人情操與思想底蘊。   第五章論述吳濁流的詩歌特色。吳濁流為了使漢詩有新的延續與發展,能符合時代的潮流,所以他在詩歌創作上嘗試了許多形式與內容上的改變,期使漢詩能具有現代化的精神。他也試著將詩歌與散文、小說相融合,盼能為漢詩開創另一型態的寫作契機,讓漢詩有更多元的發展。在詩歌理論上,他對於自身所提出的漢詩革新之道,往往都能在創作時加以體現,將主張融入於作品中,而自然地成為他詩歌創作上的特色。   第六章結論部份。總結全文的研究成果,並評述吳濁流的漢詩創作在臺灣文學史上的地位與貢獻。   總結言之,透過筆者對於吳濁流的詩論與詩歌兩方面的考察,在吳濁流詩歌理論的研究上,希冀能讓人對吳濁流的文學思想有更深層的認識;對於吳濁流的詩論及其所引發的論戰的探討,試圖突顯出,在臺灣文學的發展史上,一個新舊文學消長與流變的情形。再者,在吳濁流詩歌創作的研究上,透過此一研究,希望能在其小說研究的領域之外,讓人注意到他的詩歌作品,使研究者對吳濁流的文學創作有更全面的認識。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吳濁流與漢詩 7 第一節 吳濁流的學詩歷程 7 一、漢學的啟蒙 8 二、師友的影響 10 三、加入詩社 15 四、山歌的薰陶 16 第二節 為漢詩正名 19 第三節 吳濁流的漢詩集 22 第三章 吳濁流的詩歌理論 29 第一節 吳濁流的漢詩理論 30 一、漢詩值得提倡的原因 30 二、漢詩與漢詩人的弊病 34 三、改進漢詩的意見與主張 38 第二節 吳濁流的新詩觀點 42 一、新詩的弊病 42 二、新詩人的缺點 48 第三節 吳濁流的詩歌觀點所產生的回應與影響 53 一、新舊詩人間的論戰 53 二、刺激《笠》詩社的成立 68 第四章 吳濁流的詩歌內容 73 第一節 寫景記遊 73 一、寫作意識 73 二、寶島行跡 78 三、客舍神州 81 四、環球吟詠 87 第二節 詠史懷古 92 一、人物品評 93 二、覽跡懷古 98 第三節 抒情感懷 105 一、親人之情 105 二、朋友之情 110 三、思鄉之情 117 第四節 社會寫實 120 一、民間疾苦 120 二、感時憂國 123 第五章 吳濁流的詩歌特色 129 第一節 漢詩的現代化 129 一、以新的題材創作 130 二、以現代詞語入詩 135 第二節 漢詩與散文、小說的融合 139 一、與散文的融合 139 二、與小說的融合 145 第三節 對改進漢詩主張的實踐 147 一、意深、字淺、句圓的表現 148 二、提倡古風與聯章絕句之創作 151 三、詩韻的通用 153 第六章 結論 157 參考書目 163
2

和歌形式で記された食物本草書の成立について

畑, 有紀 25 February 2013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新撰万葉集』における漢詩と和歌 : 上恋101を中心に

梁, 青 17 February 2012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

掛詞と双関 - 日中詩歌の構造に関する一考察 -

趙, 青 31 March 2007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5

近世後期の文人と煎茶――頼山陽およびその諸芸術に関する考察を中心として――

島村, 幸忠 23 March 2021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3268号 / 人博第983号 / 新制||人||232(附属図書館) / 2020||人博||983(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人間学専攻 / (主査)准教授 武田 宙也, 教授 道坂 昭廣, 教授 桒山 智成, 教授 谷口 匡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

漢詩からみた平安時代初期の庭園 -特に嵯峨朝を中心として-

廣安, 春華 26 November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1430号 / 人博第868号 / 2018||人博||868(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文明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玉田 芳英, 准教授 馬場 基, 教授 増井 正哉, 教授 小野 健吉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7

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

陳淑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清末民初臺灣詩人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為研究對象,蒐羅相關方志及文獻,對施士洁的生平作全面性的探討;繼而對《後蘇龕合集》所收的詩、詞、文稿進行分類研究,剖析其藝文成就,以期對施士洁其人其書有完整的歸納。茲依上述脈絡將本論文內容分為八章,以下略述各章大意: 第一章介紹論文寫作動機、目的,並對《後蘇龕合集》的不同版本以及學界對施士洁的研究作一檢討,然後從文化及政治、經濟三方面勾勒施士洁所處的時代環境。 第二章為〈施士洁之生平與交遊〉。施士洁在清季臺灣詩人中非常具備代表性,但在四十歲之年即因臺灣割讓而內渡,因此方志或相關書籍對於他的生平介紹多零散而簡略。本章除參考流傳的著述,更從施士洁的詩文中細細爬梳,挖掘出可信的資料,再據以對其先世家族、生命歷程及交遊等方面進行全面性而完整的瞭解。交遊部分,此章僅揀擇足以彰顯其文人社群地位的交遊對象,其餘相關友人則置於附表四:「施士洁交遊表」。 第三章:〈施士洁作品勘誤與輯佚〉根據從施士洁同時代的作者所出版的作品集中,所蒐羅到的施士洁詩作,進行整理、分析。共分成三部分,首先是將與《後蘇龕合集》所收錄的詩作重複者,製成表格,方便做不同版本的對照。其次進行施士洁作品勘誤,最後將《後蘇龕合集》未收的作品,編錄成「施士洁詩作補遺」,以補研究施士洁作品時的不足。 第四章及第五章針對《後蘇龕合集》所收錄的詩作進行分類研究及藝術性分析。 第六章及第七章則分別對《後蘇龕合集》所收錄的詞作及文稿進行研究 以上關於詩、詞及文稿的研究,都盡可能將其分類,並進行統計,製成表格,以求對其作品的類別或特色有較客觀而清楚的呈現。 第八章則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作一總結。 筆者將本論文定位為「基礎研究」,盡可能從方志史料及施士洁的作品中蒐集客觀可信的資料,進一步加以歸納整理,呈現出施士洁其人其書的初步樣貌,這其中還有很多值得玩味及深入探討的問題,囿於篇幅及論文定位因此略而未論。有待日後專文探討。
8

教材としての漢詩 : 漢詩史からの試み(国語科)(教科研究)

三島, 徹 15 October 1998 (has links)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で電子化したコンテンツを使用している。
9

詩人黄遵憲と日本

趙, 偵宇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185号 / 文博第832号 / 新制||文||68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平田 昌司, 教授 木津 祐子, 准教授 緑川 英樹, 教授 林 香奈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10

江戸漢詩における和漢同情

胡, 正怡 23 March 2016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19423号 / 文博第701号 / 新制||文||627(附属図書館) / 32459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大谷 雅夫, 教授 大槻 信, 准教授 金光 桂子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Page generated in 0.01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