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學生目的感取向、 學生學習投入、自我調整學習的關係 / The Sense of Purpos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巫幼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目的感、學生學習投入與自我調整學習之間的差異與相關。首先,以性別、年級、就讀學校性質及學校區域等因素瞭解現今大學生的目的感現況,並探討不同目的感之大學生,其在學習投入與自我調整學習之間的差異情況,最後,分析目的感層面、學生學習投入與自我調整學習三者之間的關係。
研究對象為臺灣北、中、南、東四個地區449位大學生,研究工具包含「大學生目的感量表」、「學生學習投入量表」及「自我調整學習」三部分,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及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等研究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 臺灣大學生之目的感以「疏離者」居多,而「有目的感者」次之,「三分鐘熱度者」最少。
2. 大學生目的感中,具有「宗教信仰」、「常參與宗教信仰的活動」、「家庭管教態度為開明權威」或「常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具有較強烈的目的感。
3. 在大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中,以「有目的感者」表現做好,「疏離者」表現最差。不同目的感取向的大學生,在學習投入方面也有所不同;在「學習投入」總量表、「合作共學」分量表及「反思與整合學習」分量表中,「三分鐘熱度者」及「空有夢想者」表現較「疏離者」好。另外,在「自我學習策略」分量表之中,也呈現「三分鐘熱度者」表現較「疏離者」佳。
4. 大學生之自我調整學習狀況,以「有目的感者」表現最好,「疏離者」表現最差。此外,不同目的感取向的大學生,在自我調整學習方面也有所不同。在「自我調整學習」總量表、「努力堅持策略」分量表及「環境建構策略」分量表中,「三分鐘熱度者」的表現較「疏離者」良好;而在「自我調整學習」總量表、「努力堅持策略」分量表、「表現目標導向策略」分量表及「時間管理策略」分量表中,「空有夢想者」的表現較「疏離者」良好。
5. 學校環境越支持程度越高者,其學生就越具有明確的目的感。而目的感越高的學生,也會更投入於學習之中。此外,學生參與同儕合作程度越高者,監控自我的學習歷程的意願也就越高。
最後,本研究將針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之建議,以做為目前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2 |
論儒家教學的核心要義:立志與為己之學 / On the Cardinal Concepts of Confucianism with Regard toTeaching: Li-chih and Wei-chi王志文, Wang, Zhi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立志,是儒家教人成長及轉化的「霹靂手段」,也是儒家形塑健動人格的根本原理。儒門修養技巧粲然多元,但立志的扼要及深遠,恐怕會讓各種修養都只能瞠乎其後。「立志」在儒家就是「悠悠萬事,唯此為大」的一件事。及至宋明以降,眾位儒林名宿更一再懇請立志,於是遂在文學的「言志」傳統之外,別開一支「教」與「學」的「立志」傳統。
本論文研究緣起,即留意那些飽覽經籍又盡閱世情的大儒,何以竟會一致地高度關注「立志」?「立志」不是人人「能說會道」的「常識」嗎?這種「常識」,為什麼要大張旗鼓去疾呼呢?
進而,儒家「立志」的觀念,有特定的規創性內涵──為己。「為己」要求自我生命的轉化及善成。人能養成強烈的「為己意識」,才能收回以往長年外逐名利的虛偽及疲憊,學著與自己相處及自重自愛。從外逐而轉內,人才能「轉俗成真」,有「真人」才有「真志」及「真學」。故「為己」正是儒家「大學之道」的基石。
本論文正是剖釋「立志」與「為己」這兩個儒家教學的核心要義。
緒論檢討前行成果餘留的研究空間,並指出由於「立志」一詞的濫用,讓傳統「立志」所蘊含的深沈與厚重之義,轉趨浮薄。同時,本論文的研究策略,並非幽深地精究一家一派,而是為求研究成果更普遍有效,將以《論語》、《孟子》為主要材料,再揀選宋明大儒提及相關內容的文獻予以研討。
第一章是〈評定《論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三派詮釋〉。自古對於「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詮釋,大致有「貴古派」、「今是派」與「調和派」等異說。文中即往復辯難三派何者最諦當。主要結果確定「貴古派」的論調,能獲得《論語》最多的印證與支持,更指出「為己」的具體要求,即「自知」與「自愛」。
第二章是〈「為己之學」隱含的「孤獨」意涵〉。以往多認定儒者處於熱絡的人際網路;但是,深入文獻,能照見儒者亦有孤獨心理。那孤獨感對儒者在「人格」及「學」的養成,又有什麼影響?主要結果是,孤獨感對「為己意識」養成有所助益,甚至實踐「為己之學」,本身常要面對踽踽獨往的情況;而孔子本人提出「為己」,正與他「吾少也賤」的孤獨感大有相干。
第三章是〈「志」的內涵及其作用〉。由於「志」字本身就有「目的」和「希望」的涵義。因此本章藉助William Damon的「目的感」理論及Charles R. Snyder的「希望理論」來作為理解儒家「志」字的新資源。再則,傳統釋「志」字為「心之所之」,文中將以「信念」對「情緒」、「行動」的決定關係,去釐清「志」的「所之」動力如何生起。並歸納先儒對「志」的實踐體驗,獲知立志將生起四個踐德大用:解放抑制、動力騰湧、不動不奪、遏制習欲。當立志而生起這四種效用,使人在踐德上「欲罷不能」,人遂能善勇進取,所以「立志」是生命轉化的有力保證。人惟患不能立志,不患不能成章自立。
〈結論〉則總述全文,並本於前面的研究,將傳統解釋成「心之所之」的「志」,重新概念化成為「為己的信念系統」。更指出儒家「立志」的課題,不僅只涉及個人的生命目的追尋而已;事實上,協助青年立志這件事,本身與今日社會發展的衰盛相關,而且立志的研討,更有潛力能對尼特族、青年晚熟等社會憂患,給出預防及紓困之道,而這是儒學在當代能發揮人性溫度和可貴價值的切實脈絡。
|
Page generated in 0.01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