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日治時代臺灣財政負擔

陳雪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於財政為整個發展政策貨幣面的縮圖,為探討財政在臺灣所引起的發展催化,本文乃以臺灣財政負擔作為重點,處理下列相關問題,進以知悉臺灣財政結構變遷與人民財政負擔。 第一、探討在日治時代,臺灣的財政負擔是否逐漸加重:由於政府的租稅收入,即為人民的財政負擔。而日治時代,臺灣的財政負擔就戰前部分為不斷下降。 第二、探討開戰前後,財政負擔之差別:儘管在開戰後之財政負擔有所加重。但由於同期間所得的增加,因此開戰後就負擔能力來看並未過重。 第三、臺人與在臺日人之財政負擔:就其每人負擔的絕對金額而言,日人負擔均較臺人為重;此外,兩稅稅額占所得的比率在1930年代前臺人較日人重,其後則反之。因此,倘租稅公平是以稅額占所得的比率作為納稅能力之指標,則可知不公平現象僅發生在日治初期。 最後,透過本文的實證結果亦顯示出,開戰後固然對稅收影響較戰前重,但整體稅收所得彈性是小於1的,亦即以長期趨勢而言,經濟成長較稅收增加為速。

Page generated in 0.01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