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除息(權)日前後股票市場之交易行為 / Trading Behavior Around Ex-dividend Day

陳昭銘, Chen, Chao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過去的理論中,自從Campbell與Beranek 在1955年之研究發現除息之行 為會影響投資者的組合決策之後,除息及除權行為就成為其它學者深入探 所的一重要課題。如Miller與Modigliani (1961)提出的顧客效果假說, Elton 與 Gruber(1970) 提出稅率誘發的顧客效果,認為可從除息(權) 日的價格找出投資人的邊際稅率。但是學者Kalay(1984) 認為一般來說, 公司在進行除息或除權時,股價之下降通常不會等於息值或權值,對某些 投資人而言在除息(權)日可能存有一些套利的機會,故其另外提出所謂 的短線交易假說來分析除息(權)日的交易行為,而 Lakon- ishok和 Vermaelen(1986)則進一步從除息日前後有異常交易量證實短線交易的存 在。本研究即是從除息(權)日前後之交易來分析是否存有短線交易的行 為;並透過政府在民國78年對證券交易所得稅的課徵對投資人交易行為的 影響,提供政府未來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之參考。最後亦從交易成本與股 利收益率來分析對短線交易的影響。所得到結果如下: 1.在78年時,除 息日前後交易量呈現減少的情況,而在79至82年交易量則有異常增加的現 象。顯示投資人在78年並未透過除息事件來減少其稅負,即證券交易所得 稅的開徵對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是無影響的;而在79至82年投資人的確有在 除息日前後採取節稅之短線交易。 2.如果將交易依照成股利收益率大小 予與分群,本研究發現異常交易量將隨著股利收益率的增加而增加;而驗 證股利收益率較高的股票對短線交易者的吸引力是較大的。 3.如果以交 易成本去分析其對除息日交易的影響,本研究採用交易群體為交易成本之 替代變數,發現交易成本相對投資報酬來講是很小的,故投資人在從事短 線交易時並不會考慮到其交易成本。

Page generated in 0.01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