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國之競選經費研究洪志清, Hong, Zhi-G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選擇是民主政治之基本要素,競選必須花費鉅額資金,由於金錢對選舉結果具有決定性之影響力,故規範競選經費已成為民主政治之重要課題。一般而言,規範競選經費之目的在於降低競選花費,減少政治腐敗,排除私人資金之過渡影響力,以及增加公民之政治參與。基於上述目的,一般民主國家常在公布帳目、限制損贈、限制支出與公費選舉四大方向上,採取不同之途徑以獲取上述目的。
由於競選經費對選舉具有重大影響力,本文將參考英、美各國有閞競選經費之規定,以及有關選經費之調查資料,分析與檢討我國有關競選經費之現狀與改進之道,其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第壹章:緒論:包括金錢與政治、立法目的、立法途徑、兩種規範模型,以及我國之競選資金系統。
第貳章:經費的來源與支出:包括競選資金之流動過程,英、美有關捐贈與支出之具體規定,以及我國之現狀。
第參章:公布帳目:立法之目的與意義,英、美之規定,以及我國之現狀。
第肆章:公費選舉:詳述公費補助原則、補助類型,以及公費補助對政治系統之影響。
第伍章:經驗調查資料:包括次數分配與交叉分析。
第陸章:結論:敘述競選資金系統與憲法結構、政當制度之關係,並分析各種規範途徑之利弊得失,以及其對我國政治系統之影響。
|
2 |
公費選舉制度之研究—以台灣第四到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黃傳宙, Huang, Chuan Ch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民主政治當中,金錢與選舉在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選舉必須依靠金錢才能推動,缺乏金錢是無法從事競選。而金錢也對選舉造成影響,其正面的影響是能夠幫助候選人從事競選、宣傳、以及向選民推銷自己;其負面影響則是可能出現政府或候選人貪污以及圖利特定團體的情形。此外,競選經費過高將形成另類的參選門檻,不利於選舉競爭。所以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情況嚴重甚至會侵害民主政體的正當性。於是,如何有效的處理金錢在選舉中帶來的問題,已是民主國家當中的重要課題。
各國通常透過制度的設計來面對金錢在選舉中帶來的影響,讓金錢在使用上發揮正面的效用,降低負面影響。1960年代起所出現的公費選舉制度便是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在歷經時間的發展,受到所處政治環境與價值的影響,使得各國公費選舉制度發展出不同面貌。美國公費選舉制度是從自由權與平等權之價值觀出發,然歐洲國家對於公費選舉制度之設計,則著重在多元政黨體系之價值。
反觀台灣現行公費選舉制度的設計,卻無法發揮應有的功效來解決金錢在選舉中帶來的弊害。本研究初步發現支出愈高的候選人,其當選的機會愈大。由於台灣公費選舉制度是採行選後補助,本文也進而發現擁有較多資源者(現任者、大黨和有能力負擔高競選支出的候選人)傾向獲得較高選票而當選,選後又往往會獲得公費補助。此種選後補助方式的問題在於無法補助選前有才能卻少有資源的候選人,其補助結果反而更強化原本就具有金錢實力的候選人,而不利於公平選舉與甄選人才之目的,顯示現行台灣公費選舉制度設計有其問題。本研究最後參考美、德兩國公費選舉制度設計,經由美、德、台三國比較提出改良台灣公費選舉制度具體之道。.
|
Page generated in 0.02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