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代索倫部之研究鄞秋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清代索倫部之研究」為碩士論文,其有十二萬餘言,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為四大章,十二小節,各章節的提要如下:
第一章索倫部的族源及其社會組織。
第一節清初統治者對「索倫」的概念。筆者藉由在清朝初期時
與索倫部有密切接觸的兩個皇帝的實錄中,找出索倫本來真正的意義,從而發現索倫本是一個抽象的地域名稱,而在這地區的各部族,也因地面名地稱自己為索倫。
第二節索倫部的分布、族源及其文化。索倫部的分布範圍,大抵散居在西起額爾占納河,東至黑龍江北岸的的精奇里江;北起外興安嶺,南至大小興安嶺之間的廣大地區。族源則可上溯到魏晉南北朝時的北室□、深未怛室□等東北民族。
第三節滿洲牛彔對索倫部社會文化的影響。滿洲八旗的基層組織為牛彔制,索倫部被收編入八旗制度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一些改變如權力的絕對集中、血綠不再是索倫部族人結合在一起的唯一因素,及從氏族部落階段直接進入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械之中。
第二章清廷對東北索倫部的收編。
第一節索倫部的編制及其貢獻。清廷將東北的索倫部歸屬於黑龍江將軍之下的布特哈八旗,這些納入八旗的索倫人對東北地區的開發有定的作用存在。
第二節清廷對索倫別部的編制及其成效。索倫別部即為鄂倫春,清代咸豐朝後,內憂外患頻仍,清廷透過對索倫別部的收編以扼止俄國的東侵。
第三節清廷之貢貂制度對索倫部的影響。貢貂制對索倫部族人有經濟利益的作用,但也是清廷官員剝削索倫部族人的一種變相手段,當然也是清廷掌握索倫部族人戶口的一項重要指標。
第三章新疆伊犁的索倫營。
第一節伊犁索倫營形成的背景。一般方志上,一致記載著新疆伊犁索倫營成立的時間,是乾隆二十九年,但筆者發現早在乾隆二十三年即有了索倫營的基礎了。
第二節伊犁索倫營駐防的意義。索倫營對於清代時候的西北地區安全,負起了相當大的責任,其意義不應為大家所忽視。
第三節伊犁索倫營的懇務作用。因為清廷移民實邊的關係,在新疆伊犁地區的索倫人眾,對於西北地區的農牧業,奠定了一個永續發展的基礎。
第四章流落異域的索倫人眾。
第一節索倫人眾流落俄國的遠因。清廷與俄國在咸豐十年所簽定「中俄北京條約」,成為日後索倫人眾流落俄國的遠因。
第二節索倫人眾流落俄國的近因及返國。導致索倫人眾流落俄國的近因,是同治三年的回亂。因為叛回佔據了新疆地區大半地區,使得伊犁地區的索倫人眾不得不向西逃人俄境,面臨於西北邊防的空虛及經由清廷向俄國的多次接觸,索倫人終於又回到了中國。
第三節索倫人眾重返伊犁。由於初抵中國的索倫人眾先是停留在塔城地區,幫助清廷進勦叛回,因此當新疆底定後,回到伊犁故地,便是索倫人眾的當務之急,只是清廷又與俄國訂了不平等的條約,使得原屬於索倫營人眾居住的伊犁的地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2 |
清代「路、佐」制度下的鄂倫春人 / The Oroncon's People under Luh-Tzuoo system in Ching dyansty鄧琪瑛, Deng, Chyi-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清代「路、佐」制度下的鄂倫春人--為碩士論文,共有十七萬餘言。除緒論、結論之外,共分四大章,十三小節,各章節提要如下:
第一章 鄂倫春人族源追溯及其與相關集團之融合
第一節 「鄂倫春」名稱考證: 主要從"oroncon"(鄂倫春)一音來探究它的內涵與清政權外力介入的決定性影響。
第二節 鄂倫春族源追溯: 筆者根據語言對比及從整個東北文化大環境著手的結果,認為鄂倫春人的族源應當歸屬在"女真"比較合理。
第三節 鄂倫春人與"新滿洲"及"索倫部": 筆者將透過清廷的內徙編旗與"索倫部"三者經濟互補關係,來瞭解鄂倫春人是如何融入這些相關集團。並藉由鄂倫春人及鄂溫克人的人類群體遺傳學調查來證實他們有共同的族源。
第二章 「路、佐」制度與鄂倫春人之關係
第一節 "布特哈總管衙門"與鄂倫春人之關係: 將對「路、佐」的來源作一番探討, 並對"布特哈總管衙門"的設立與目的作一說明。
第二節 "雅法罕鄂倫春人"之收編與設官建署:筆者根據檔案資料掌握了清廷收編的目的與經過。
第三節 鄂倫春人與貢貂:"墨凌阿鄂倫春人"和"雅法罕鄂倫春人"的貢貂方式並不相同,然而在這樣的一個媒介之下,卻使得他們與外界有更多接觸的機會, 進而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 「路、佐」制度下鄂倫春社會之發展與變化
第一節 傳統游獵經濟的內涵與特性: 筆者主要從鄂倫春人的生態環境著手,這種形態的文化特質,具有相當穩定的氏族組織結構,但由於對大自然的絕對依賴,亦有其局限性。
第二節 原始氏族組織結構的鬆動與消亡: "佐領"的設立逐漸取代了鄂倫春社會的"穆昆達"(氏族長), 使得鄂倫春人漸漸掙脫原本以血緣關係為維繫的氏族組織。
第三節 生產力提高與私有制確立: 槍支、馬匹等生產原料的得,促使鄂倫春社會生產力提高,而原本平均分配的範圍也愈來愈趨縮小,慢慢演變的結果,勢必造成個人私有制的發達。
第四節 諳達入境與商品交換: 清廷廢除了"官方諳達"之,"私人諳達"繼之而起,這正代表著鄂倫春社會已從集體交換進入到個體交換。
第五節 棄獵歸農與雇傭關係:農業經濟的出現,帶給鄂倫春人全新的社會關係, 其社會內部亦產生了大土地經營者。但總的來說,鄂倫春社會在清廷外力的作用下,其生產結構並沒有突破性的改變,游獵經濟仍然是主要的生存模式。
第四章 「路、佐」制度之得失
第一節 「路、佐」制度之成效與缺失:筆者對清廷收編"雅法罕鄂倫春人"的既定目標及終極目標進行了一番評估,並與俄國收籠的方式相互作比較。
第二節 「路、佐」制度之影響:本節採取綜合性的探討,對「施」者-清廷影響「受」者-鄂倫春人, 提出國家認同與民族形成的看法。
|
Page generated in 0.02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