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網路設備業外部知識取得策略之研究-以思科系統公司購併及策略聯盟為例 / The Research of Outside Knowledge Gaining Strategies In Networking Vendor Industry--Take Cisco Systems Inc. Example

王展宇, Wang, Tsa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為外部知識取得策略之研究,而以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為研究對象,觀察其在購併以及策略聯盟的行動中,從外部取得的知識,以及購併及策略聯盟對其企業成長的影響。 由於思科的購併及策略聯盟個案繁多,因此本研究先根據網路設備業演進的歷史以及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對思科的購併以及策略聯盟個案進行分類,將其48個購併個案分為八大類,而17個策略聯盟則分為4大類,並探討每一類技術或市場對思科的影響以及思科所扮演的角色。接下來針對本研究的主題進行文獻探討,而後根據學者的研究歸納及筆者的邏輯推論,發展本研究的研究架構,並根據此研究架構,蒐集整理本研究所需的購併及策略聯盟資料,並開始進行分析。 首先本研究探討思科進行購併以及策略聯盟的動機為何,因為對企業而言,進行購併及策略聯盟的目的極多,而每一次的行動都可能有不同的策略意涵。因此分析其動機可以瞭解是否購併及策略聯盟是思科獲取外部知識的策略,或是有其他的目的,如此在進一步分析時才不會出現研究對象無法配合本研究架構的情形。而在此階段的分析中,發現思科的購併以及策略聯盟動機為技術性動機以及市場性動機,因此可以推論購併及策略聯盟的確是思科藉以獲取外部知識的策略。 既然購併及策略聯盟的確是思科的外部知識取得策略,因此接下來本研究比較購併和策略聯盟這兩種不同的策略和知識之間的關連性。在知識類型方面,研究發現購併所取得的知識類型主要為技術性資產,也就是可以由企業內部完全掌控,並且可以用來從事產品創新及技術創新的技術知識,而其知識的載體是專利、產品、技術本身以及擁有技術知識的人員。至於策略聯盟所取得的知識類型主要是互補性資產,也就是在技術創新之後,那些可以用來生產以及傳送產品和服務的關連性知識,而這種知識主要是以組織為知識載體。由此結果可以發現企業會根據所想要取得的知識類型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外部知識取得策略。另外,在進行購併時,由於整合程度的高低會影響進入市場的時機,因此思科會依據購併該公司的技術取向以及產品取向,而對購併後的人員有不同的安排,如此可以讓內部知識和外部知識作最適當的整合,並確實的掌握市場的重要性和進入市場的時間。 由於外部知識取得策略是企業成長的手段之一,因此本研究最後探討其對於企業成長的影響。為了觀察容易以及資料取得方便,本研究選取最重要的三項指標,分別是股價、市場佔有率以及營業額,個別分析購併以及策略聯盟對其的影響性。而分析結果發現思科的股價在十年內成長了124,825%,高居美股之冠,而營業額也是每一季都在創新高,由1993年第四季的2億多美金成長到1999年第四季的40億美金,而除了思科起家的路由器市場之外,透過購併及策略聯盟讓思科在每個涉入的市場內都佔據第一名或是第二名的位置。由此三項指標可以證明採取外部知識取得策略,對於網路設備業者的企業成長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性。 在針對本研究主題完整的分析之後,本研究對於以上的發現進行命題的推論,並且提出對於網路設備業者的建議,希望可以作為其在採取外部知識取得策略的參考,而對於後續研究者,也提出本研究的限制以及未來可供努力的方向,以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Page generated in 0.0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