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由『相互依存』概念檢視美援時期之中美關係

簡美霎, JIAN,MEI-SH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20年代發展的“福利經濟學”認為政府的經濟角色只是在市場失靈(market fail ure)時介入,推行經濟管制、補貼等公共政策,以達到社會福利的極大化,政府並不 帶任何政治色彩;但事實上,假如政府是中性的工具,那將違反“理性經濟人”的假 設;J.E.Alt和K.A.Chry-stal(1983 PP.28-30) 指出政府的經濟功能包括:生產性、 汲取性和保護性的功能。另外,D.Easton認為“政治是社會價值權威的分配”,準此 欲研究政府的公共政策必須考慮政治--經濟的互動性,因此本文擬從公共選擇的架 構--先將政治市場的主要成員:(1)官僚政治(2)民意代表(立法者) (3)利益團體定 位清楚以探討管制政策的形成及影響,分析政府的公共政策,使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 富有擴展性,此乃本文的目的之一。 其次,公共選擇理論是要建立與市場理論類似的模型,用以說明公共財在民主社會下 所決定的生產及分配過程,其基本概念包括政治市場所有參與者的各種動機及利益。 由於所有政府機構的立法、行政、管制都屬於公共財,因此本文嘗試評估這些機構達 成社會最適結果的程度,使財政政府能更加務實,此亦本文欲達成之目標。 最後,依A.Prest 看法,管制政策會造成隱蔽性賦稅,但如何估計,尚有技術方面的 困難,但本文擬由管制的競租理論作單一產業隱蔽性賦稅的估計,提供決策者參考的 依據。 本文除了第一章為緒論外,第二章為研究架構:以公共選擇理論為基礎,第三章則介 紹各種管制的經濟理論;第四章則說明隱蔽性賦稅的定義及影響,並說明估計的方法 ;第五章利用台灣地區的資料嘗試對公務人員做賄賂行為的實證分析;第六章為結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19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