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相片與集體記憶初探:以美麗島事件為例

林婉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不同的作者賦予美麗島事件相關相片差異極大的圖說,混淆了我們對於美麗島事件的認識與記憶。本文的研究目的並非探究美麗島事件的歷史真相為何,而是從保有該事件記憶的相片著手,討論大眾傳播媒介如何運用相片再現此一事件,又呈現了什麼風貌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從中形成了什麼集體記憶。對於美麗島事件的研究鮮少論及影像,因此本文期望能以相片與集體記憶的探討為起點,發現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的軌跡與社會變遷的脈絡。 本研究的重心在於相片與集體記憶的相關意涵與二者之間的關連,應用論述分析的概念為研究取徑,以美麗島事件相關出版書籍中的相片為分析的對象。研究結果發現,相片可以再現真實,卻不一定能再現完整的真實。相片無法保存意義,因此不同的觀者因其知面之差異,與對相片背後社會文化脈絡理解之差別,賦予相片不同的意義,然而一則圖說只固定了相片的一種意義。美麗島事件發生二十年來,不同的解讀並非意味著對與錯的二分,而是反映了解讀背後的時空背景。我們由不同年代美麗島事件相關出版書籍中的相片與其所建構的集體記憶,可以發現歷史詮釋權的轉變,並了解社會脈絡對於相片與集體記憶的影響與重要性,以及台灣社會二十年來的相似與變化之處。 相片這樣的歷史記錄形式讓歷史詮釋有更大且更有力的詮釋空間,相片作為集體記憶表現、保存與傳遞的媒介形式,有助於集體記憶的建構與傳承。然而集體記憶的建構仍須受到歷史記錄的限制,有其不可任意性。因此集體記憶融合了「解剖者」與「拯救者」兩種研究取向,「現在」與「過去」在集體記憶中同樣重要,不可偏廢,二者相互扣連、互相辯證。

Page generated in 0.01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