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蕭統詩作研究. / Xiao Tong shi zuo yan jiu.

January 2006 (has links)
朱寶盈. / "2006年8月" / 論文(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2006. / 參考文獻(leaves 164-169). / "2006 nian 8 yue" / Abstract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Zhu Baoying. / Lun wen (zhe xue shu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2006. / Can kao wen xian (leaves 164-169). / 目錄 --- p.V / Chapter 第一章 --- 緒論 --- p.1 / Chapter 第一節 --- 引言 --- p.1 / Chapter 第二節 --- 《昭明太子集》 --- p.4 / Chapter 第三節 --- 前人研究述評 --- p.5 / Chapter 一、 --- 主要硏究觀點 --- p.5 / Chapter 二、 --- 蕭統詩作硏究商榷 --- p.8 / Chapter 第四節 --- 硏究目的及方向 --- p.12 / Chapter 第二章 --- 蕭統詩作析論(一):從意象論其典麗風格 --- p.14 / Chapter 第一節 --- 引言 --- p.14 / Chapter 第二節 --- 駢句的運用´ؤ´ؤ意象的突顯 --- p.15 / Chapter 一、 --- 蕭詩駢句的應用情形 --- p.16 / Chapter 1) --- 詩作的基本結構單位 --- p.16 / Chapter 2) --- 屬對工整嚴密,具元嘉味道 --- p.17 / Chapter 二、 --- 駢句與意象的突顯 --- p.23 / Chapter 1) --- 相關理論 --- p.23 / Chapter 2) --- 駢句在蕭統詩中的情形 --- p.25 / Chapter 第三節 --- 蕭統詩基調的形成´ؤ´ؤ辭藻的修飾與意象的性質傾向 --- p.31 / Chapter 一、 --- 意象的性質傾向 --- p.31 / Chapter 1) --- 色彩華麗的意象 --- p.32 / Chapter 2) --- 典正雍容的意象 --- p.35 / Chapter 二、 --- 冷靜客觀的景物描寫 --- p.38 / Chapter 第四節 --- 結語 --- p.42 / Chapter 第三章 --- 蕭統詩作析論(二):論蕭詩的典故運用 --- p.44 / Chapter 第一節 --- 引言 --- p.44 / Chapter 第二節 --- 用典的準則一一風格與內容的配合 --- p.45 / Chapter 一、 --- 體式 --- p.46 / Chapter 二、 --- 題材內容 --- p.47 / Chapter 第三節 --- 典故的構成形式與詩歌密度的提升 --- p.51 / Chapter 一、 --- 典故的構成形式 --- p.52 / Chapter 1) --- 截取具代表性的詞語 --- p.55 / Chapter 2) --- 壓縮原典句子 --- p.56 / Chapter 3) --- 改變原典次序和結構 --- p.57 / Chapter 二、 --- 用典方法對詩歌效果的影響 --- p.58 / Chapter 第四節 --- 以典故達意的具體情形 --- p.62 / Chapter 一、 --- 以典詠物 --- p.62 / Chapter 二、 --- 以典詠人 --- p.67 / Chapter 三、 --- 以典抒情 --- p.70 / Chapter 第五節 --- 結語 --- p.73 / Chapter 第四章 --- 蕭統詩與齊梁新變詩風之比較 --- p.75 / Chapter 第一節 --- 引言 --- p.75 / Chapter 第二節 --- 齊梁新變詩風 --- p.76 / Chapter 一、 --- 齊梁文學的新變思潮 --- p.76 / Chapter 二、 --- 「永明體」 --- p.79 / Chapter 三、 --- 「宮體」 --- p.80 / Chapter 第三節 --- 蕭統詩與「永明體」及「宮體」之比較 --- p.82 / Chapter 一、 --- 體式 --- p.83 / Chapter 二、 --- 題材 --- p.90 / Chapter 1) --- 與「永明體」的比較 --- p.90 / Chapter 2) --- 與「宮體」的比較 --- p.92 / Chapter 3) --- 佛教眾會 --- p.97 / Chapter 4) --- 小結 --- p.100 / Chapter 三、 --- 聲律 --- p.101 / Chapter 四、 --- 語言 --- p.108 / Chapter 第四節 --- 結語 --- p.113 / Chapter 第五章 --- 蕭統與梁朝詩壇 --- p.115 / Chapter 第一節 --- 引言 --- p.115 / Chapter 第二節 --- 蕭統與東宮文人 --- p.116 / Chapter 一、 --- 東宮文人的主要成員簡介 --- p.116 / Chapter 二、 --- 蕭統及東宮文人之關係 --- p.122 / Chapter 第三節 --- 東宮文人的文學主張及創作傾向 --- p.126 / Chapter 一、 --- 文學主張 --- p.127 / Chapter 1) --- 劉孝綽 --- p.127 / Chapter 2) --- 王筠 --- p.130 / Chapter 二、 --- 創作傾向 --- p.132 / Chapter 1) --- 劉孝綽 --- p.133 / Chapter 2) --- 王筠 --- p.138 / Chapter 3) --- 小結 --- p.141 / Chapter 第四節 --- 蕭統與梁朝中期詩壇 --- p.145 / Chapter 一、 --- 關於「蕭統文學集團」說 --- p.146 / Chapter 二、 --- 關於「梁朝中期復古思潮」說 --- p.151 / Chapter 第五節 --- 關於《文選》編纂者的爭議 --- p.157 / Chapter 第六節 --- 結語 --- p.159 / Chapter 第六章 --- 總結 --- p.161 / 主要參考書目 --- p.164 / 附錄一:劉孝綽短篇詩作中的入律句子 --- p.170 / 附錄二:王筠短篇詩作中的入律句子 --- p.175
2

《昭明文選》與蕭梁帝國圖像 / Relationship between “Zhao Ming Wen Xuan” and Xiao Liang empire image

許聖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昭明文選》是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選本,然而歷來對其編輯主旨的探討,要非多專注於蕭統〈文選序〉:「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瀚藻」,視為全書選文標準的美學依據;便是從李善〈上《文選注》表〉中:「後進英髦,咸資準的」,僅視之為科考需求的教科書。然而前者僅是蕭統用來說明《文選》收錄史論作品的原因,後者則李善當初注書之意根本未嘗考慮到科考所需。另外,傳統的「《文選》學」研究,對於所謂的「本旨」的探求多藉由字義訓詁考證、版本流傳比較、文義評點串講等法,雖能追索出《文選》中個別篇章之主旨,卻長久地忽略蕭統編輯此書的「本意」何在。 是以,本文擬重新復元蕭統編輯《文選》的本旨意圖,以補充傳統「《文選》學」對此部分之留白。研究的觀點乃藉由蕭統特殊的身分職能:即既是一國之「太子」,又負有「監撫」國政之責。藉由探究此兩項身分職能的政治象徵意涵,進而發現當蕭統編輯《文選》時此一具特殊性與權威性的身份職能,對其選文意識產生重大影響。 而蕭統也藉由其太子監撫的特殊身分,透露出編輯《文選》的三大意圖:其一,建構蕭梁帝國的政治正統性與文化正統性;其二,表達出自己理想的作者觀─「文士國士化」;其三,藉以凸顯太子監撫對國政參與之密切,並提升東宮文士集團的地位。

Page generated in 0.034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