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成語古今義變研究

許育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源自先秦文獻中的成語,為了因應社會文明發展及使用者的需求,使得部分流傳至今的成語在語音、形式或語義上產生了改變。其中,尤以成語古今語義的改變,最容易造成現今人們使用時的困擾和誤解。本文藉由對先秦文獻內容的訓詁,與成語的現今語義進行比較,發現若要深入分析成語語義演變的情形,就必須掌握下列七項要點:一、回歸古文字字形的探討,以求正確理解成語語源的內容;二、掌握古文字通假的特性,避免誤以通假字為本字;三、注重成語口語使用的普遍性,勿忽略古今語音的改變;四、兼顧古漢語語法結構的變化,避免僅以現代漢語語法來解讀古文獻;五、熟悉語源的作品風格,使成語語源內容的判讀更加精確;六、配合古代的社會生活和思想風氣,從文化角度來探求成語的意蘊;七、運用出土文獻的相關資源,使古文獻的訓詁更具說服力。依循上述要點進行研究後,可以得知源自先秦文獻中的成語,其古今義變的趨勢與特色分別是:一、引申義的增加和確立,使成語具有更強的表意功能;二、語義的簡明化和通俗化,使成語更合乎一般民眾的使用需求;三、由褒義或中性義向貶義發展,反映社會風氣的開放與革新;四、配合成語形式的變化,證明成語在形式上及內容上的演變具有一致性。在對成語語義演變的趨勢與特色有所認識之後,面對成語古今意義的改變,以及處於成語語義演變過度階段的「誤用」情形,便應該抱持更寬容的態度。因為這正是語言發展的自然現象,也是人類文明演進的一種反映。

Page generated in 0.017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