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證券市場投資人對公司財務政策改變之解析與反映 / HOW INVESTORS OF TAIWAN SECURITY MARKET INTERPRET CHANGES IN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洪麗珠, Hung, Li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針對民國78年至82年,共計5年間,台灣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有第一次發放現金股利,或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或發放>=25%股票股利公司為研究對象。所謂第一次發放現金股利,係指一公司公開股票上市以來,第一次發放現金股利,或至少間隔三年以來之發放現金股利。   運用事件研究法之單一市場模式分析異常報酬,並以資產貝他與盈餘變動指標衡量事業風險。主要探討事件宣告前後二年公司盈餘或事業風險之變化,及市場投資人對宣告事件之解析與反映。依據訊號發射假說「經理人可能會透過財務政策,將某些訊息傳達給市場,如資本結構改變或股利政策」,而管理當局與投資人間之資訊不對稱現象,因訊號可降低代理成本,使得股利發放含有資訊內容。   而本研究所獲結論如下:   一、「第一次發放現金股利」之結論   不論市場榮枯,第一次發放現金股利宣告是項好消息,投資者有正面反映,宣告日前消息已走漏,在多頭市場可能有人為介入,空頭市場消息走漏較早,使得投資人提前反映,以致宣告日後資訊效果微弱。而台灣之上市公司之「第一次發放現金股利」決策頗能遵行穩定股利政策,且以第一次發放現金股利決策為工具,傳送公司經營績效之訊息。不論市場榮枯,公司管理當局在盈餘穩定成長後,且預期未來也能維持成長的水準,才決定發放現金股利,所以第一次發放現金股利支持「股利資訊內容假說」,隱含有未來盈餘增加之訊息,投資者也能正確解析管理當局所制定之歷史性股利政策之含意,而有正面反映。   二、「現金增資」之結論   現金增資核准宣告市場投資人之反映因市場榮枯而不同,多頭市場時現金增資核准宣告不是好消息,投資人有負面反映,空頭市場時卻是項好消息,投資人有正面反映,而核准前皆有消息走漏,在多頭市場時可能有人為介入,核准後有資訊效果,多頭市場時資訊效果較弱。不論市場榮枯,台灣之上市公司,在負債權益比上升、事業風險上升及盈餘惡化後辦理現金增資,亦即管理當局鑑於公司經營績效差,並預測財務危機機率增加時辦理現金增資,但財務結構改善後,經營績效未必好轉,多頭市場時投資人尚能正確解析此一現象,而有負面反映,空頭市場時投資人卻未能正確解析真實現象,可能是因空頭市場時之舉債程度較多頭市場時低,讓投資者失去戒心所致。   三、「股票股利」之結論   不論市場榮枯,除權是項好消息投資者有正面反映,為配得股利在除權前數日已反映完畢,除權後有資訊效果,惟多頭市場之反映較早結束,除權後之資訊效果空頭市場時較弱。台灣上市公司在大額股票股利發放前盈餘穩定成長,但未隱含發放股利後經營績效提升之訊息,投資人未能正確解析此現象,而有正面反映,可能是國人偏好股票股利所致。

Page generated in 0.017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