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稅制邊際有效稅率之研究

劉涵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衡量台灣1956-1997年,各產業間投資的資本使用者成本及邊際有效稅率,並據以分析政府自1960年實施獎勵投資條例三十年,以及1991年開始實施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成效為何。在理論的部份,本研究利用Jorgenson為首之新古典投資理論,並參考其它學者之相關文獻,而得到衡量台灣產業之資本使用者成本及邊際有效稅率公式;在實證部份,盡可能將影響投資之因素融入模型之中,利用模型計算而得到之資本成本為五種固定資產、三種融資方法的加權平均,進而利用資本成本求得各產業之邊際有效稅率。 根據實證分析結果可發現,舉債融通的資本成本通常小於另外兩種融通方式的資本成本。而台灣產業之資本成本在1960年代最低,1970年代次之,1980年代最高,至於邊際有效稅率則無明顯趨勢。在製造業方面,獎勵條例實施初期並未大幅降低製造業之資本成本,而是逐步下降,直到獎勵投資條例第三階段加入投資抵減之租稅獎勵措施之後,製造業之資本成本開始有較明顯低於其他產業資本成本的現象。在邊際有效稅率方面,製造業在絕大多數時間都低於整體產業的邊際有效稅率。 目次 Ⅰ 圖次 Ⅲ 表次 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邊際有效稅率之相關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前言 5 第二節 邊際有效稅率的意義 6 第三節 邊際有效稅率與資本形成 11 第四節 小結 18 第三章 衡量邊際有效稅率的模型建立 19 第一節 前言 19 第二節 資本成本的測定 20 第三節 邊際有效稅率之衡量方式 26 第四節 小結 29 第四章 台灣邊際有效稅率實證分析 30 第一節 前言 30 第二節 台灣獎勵投資措施之沿革 30 第三節 台灣資本成本及有效稅率之衡量 39 第四節 獎勵投資政策的誘因程度 45 第五節 小結 55 第五章 結論 57 第一節 結論 57 第二節 本文之限制與擴展 59 參考文獻 60 附錄 64 第三章數學附錄(一) 64 第三章數學附錄(二) 66 第四章附表4.1 1956-1997年各產業資本成本 67 第四節附表4.2 1956-1997年各產業邊際有效稅率 73
2

金融控股公司之資本配置與績效評估

胡涵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引用Myers and Read(2001)邊際違約價值相等原則進行資本配置。以金融控股公司為對象,考慮市場資產及負債,將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資產負債之加總。利用Margrabe(1978)交換選擇權評價模型計算違約價值,推導各子公司邊際違約價值公式,利用邊際違約價值相等計算資本配置。由Cummins and Phillips(2005)估計產險公司各個險種之資本成本,利用CAPM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估算beta值,估計充分資訊下各子公司beta值與資本成本,最終利用風險調整報酬(RAROC)比較配置資本報酬與資本成本,進行績效評估。

Page generated in 0.01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