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4
  • 4
  • 3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稅制邊際有效稅率之研究

劉涵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衡量台灣1956-1997年,各產業間投資的資本使用者成本及邊際有效稅率,並據以分析政府自1960年實施獎勵投資條例三十年,以及1991年開始實施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成效為何。在理論的部份,本研究利用Jorgenson為首之新古典投資理論,並參考其它學者之相關文獻,而得到衡量台灣產業之資本使用者成本及邊際有效稅率公式;在實證部份,盡可能將影響投資之因素融入模型之中,利用模型計算而得到之資本成本為五種固定資產、三種融資方法的加權平均,進而利用資本成本求得各產業之邊際有效稅率。 根據實證分析結果可發現,舉債融通的資本成本通常小於另外兩種融通方式的資本成本。而台灣產業之資本成本在1960年代最低,1970年代次之,1980年代最高,至於邊際有效稅率則無明顯趨勢。在製造業方面,獎勵條例實施初期並未大幅降低製造業之資本成本,而是逐步下降,直到獎勵投資條例第三階段加入投資抵減之租稅獎勵措施之後,製造業之資本成本開始有較明顯低於其他產業資本成本的現象。在邊際有效稅率方面,製造業在絕大多數時間都低於整體產業的邊際有效稅率。 目次 Ⅰ 圖次 Ⅲ 表次 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邊際有效稅率之相關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前言 5 第二節 邊際有效稅率的意義 6 第三節 邊際有效稅率與資本形成 11 第四節 小結 18 第三章 衡量邊際有效稅率的模型建立 19 第一節 前言 19 第二節 資本成本的測定 20 第三節 邊際有效稅率之衡量方式 26 第四節 小結 29 第四章 台灣邊際有效稅率實證分析 30 第一節 前言 30 第二節 台灣獎勵投資措施之沿革 30 第三節 台灣資本成本及有效稅率之衡量 39 第四節 獎勵投資政策的誘因程度 45 第五節 小結 55 第五章 結論 57 第一節 結論 57 第二節 本文之限制與擴展 59 參考文獻 60 附錄 64 第三章數學附錄(一) 64 第三章數學附錄(二) 66 第四章附表4.1 1956-1997年各產業資本成本 67 第四節附表4.2 1956-1997年各產業邊際有效稅率 73
2

我國資本所得有效稅率之研究

周志瑜, ZHOU, ZHI-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本所得所負擔的稅額之高低,以及稅負輕重對投資誘因的影響,向來為經濟學者所 關切。然而,由於有數種不同的租稅同時對資本所得課徵,而且,由於通貨膨脹、公 司融資政策、個人所得稅與公司所得稅併存、投資扣抵……等因素,使得吾人不易完 整地表達出資本所得的租稅負擔情形。 在經濟學上,往往用有效稅率(Effective tax rate)來表達資本所得的租稅負擔, 然而何謂有效稅率?在文獻上所討論的有效稅率,可大略地區分為兩大類:平均有效 稅率(Average effective tax rate)與邊際有效稅率(marginal effective tax - rate)。前者是指過去的年度裡,平均每一元的資本所得,負擔多少的稅額;後者是 指未來新增加一單位投資,其賺取的資本所得須負擔多少稅額。平均有效稅率適合用 來表達資本所得過去的稅負情形,但不適於用來衡量租稅對投資誘因的影響;而邊際 有效稅率表達出投資計劃之稅前報酬率,與資金提供者的稅後報酬率之差距,故適合 用來衡量租稅對投資誘因的影響。 本文鑒於一般文獻在討論有效稅率時,往往不加以定義所討論的究竟是平均還是邊際 有效稅率,以致常導致誤解,甚至有部份文獻誤用平均有效稅率,來探討租稅對投資 誘因的影響,因此,本文先對有效稅率一詞的意義,予以釐清;繼而討論各種有效稅 率的正確用途,並且說明邊際有效稅率,與投資誘因之間的關係;最後,本文也嚐試 估計我國資本所得的邊際有效稅率。
3

外人來台直接投資之決定因素─就租稅面探討 / 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ant and Taxation in Taiwan

張輔仁, Chang, Fu J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相關文獻發現,地主國市場規模、經濟成長率、勞動成本、借貸及租稅成本、地主國幣值、開放程度等為影響外人投資的因素。本研究除了對這些因素進行實證研究外,尤其針對租稅因素作深入探討,以邊際有效稅率做為衡量投資決策時的租稅負擔,分析台灣的租稅獎勵政策對外人來台直接投資的影響;主要利用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核准通過之外國人投資資料,觀察期間為1971~2006年,以迴歸方程式分析外人來台直接投資之整體、三大來源國以及四大產業的決定因素。 由研究發現:不論就整體投資、不同來源國及產業別的FDI流入而言,我國市場規模確實為吸引外人直接投資流入的重要因素。就租稅因素的分析結果而言,台灣的邊際有效稅率對於美國、電子電器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以及金融產業的FDI流入有顯著的負向關係,表示若台灣租稅獎勵政策越豐富、外資適用稅率越低,皆可吸引FDI流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則為批發及零售業投資台灣的重要決定因素,若新台幣貶值,則其投資金額將增加,表示在台批發及零售業者的外銷型態多以台灣出貨為主。最後,本研究亦發現政黨輪替對於整體來台外人直接投資與歐洲地區國家FDI流入有顯著的正向關係。 關鍵詞:租稅獎勵、外人直接投資(FDI)、邊際有效稅率。
4

綜合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之訂定 /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Marginal Tax Rate on Top Incomes

吳毓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或基於公平正義,或為解決日益困窘的財政,不少國家調高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臺灣也不例外。財政健全方案關於綜合所得稅部分,新增一最高課稅級距,所得淨額逾1,000萬元者適用稅率45%。 在新租稅反應 (NTR)文獻之最適所得稅理論架構下,透過比較高所得者目前面對的邊際有效稅率和最適下的最高邊際有效稅率,可推論法定最高邊際稅率有無須要調整。以臺灣資料實證,所得淨額逾1,000萬納稅單位之最適最高邊際稅率約在60%至85%,與目前綜合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相比,仍有很大往上調整的空間。 以本研究理論架構與實證結果來討論綜合所得稅稅率調整政策,發現官方稅收預估並未考量行為反應以致過於樂觀,稅率的決定也缺乏完整論述而太過便宜行事。在「先求有再求好」的思維下,財政部仍須努力。

Page generated in 0.026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