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制度政策執行之研究

楊思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我國之勞動市場供需正處於缺工一不均衡狀態,目前除了以引進外勞來補充基層勞動力之不足,而在技術人力資源的尋求上,一直缺乏較明顯的政策措施以玆解決。而從勞動供給面來看,退伍青年不啻為一新人力資源。 我國之退伍青年可分為兩種態樣,一為義務役之退伍青年;另一則為自願提早退休或退役之軍士官,據統計一年所釋放之志願役退伍軍人總數約一萬四千人左右,他們正處於人口結構中之青壯年人口,有工作意願與工作能力,但他們在就業與轉業上卻存在著相當的困難,低度就業之情況相當普遍,造成人力資源之損失。 我國退伍軍人就業輔導制度最早係由民國四十三年成立之「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所負責,隨即擴大服務層面,改制為「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統籌辦理就醫、就學、就養及就業等事項。直至八十一年所通過的「就業服務法」,其中第三十一條規定「公立就業服務機關應與當地役政機關密切聯繫,協助退伍者就業獲參加職業訓練」,這成為我國政府必須負起推介志願役及義務役青年退伍後就業服務工作等義務的最主要法源;另國防部亦於民國八十一年規劃 「國防人力移轉培訓案」,開始從事屆退官兵的職業輔導工作,希望能健全並流通軍隊與社會勞動市場間的管道,而我國退伍軍人之就業輔導制度,亦從退伍後延伸到退伍前的人力養成培訓,而有更積極的開展。 本文之研究架構從公共政策之執行面出發,以政策內容、執行機構及標的團體等三項為研究的執行變數,輔之系統理論的分析邏輯來作歸納與變數之間互動之影響,建立起一分析架構,據以從政策執行之意義,探討我國退伍青年之就業與訓練政策之其影響、規劃與執行情況,並獲至下列結論: 一、 政府體系間的整合與合作 1、 加強退輔會與國防部之合作關係。 2、 由勞委會職訓局提供職業訓練或是提供職訓技術與資訊。 3、 健全目前全國人力資源資訊網路。 二、 訓練職類的再思考 配合社會之需求調整訓練課程。 三、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中就業服務功能的再整合。 據研究發現多數退伍軍人並未至退輔會請求就業協助,原因不外乎不知其服務內容或認為無法獲得滿意的服務,其長期績效不彰,亟需重新調整組織架構或組織功能。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研究背景、目的、方法與限制 第三節 名詞範圍界定與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政策之法源 第二章 相關理論及分析架構 第一節 執行理論 第二節 系統理論 第三節 本文架構之形成 第三章 我國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政策之問題及性質 第一節 從經濟、社會及政治面來探討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問題 第二節 從人力資源開發來探討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問題 第四章 我國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制度政策 第一節 我國目前之就業服務政策 第二節 我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之退伍軍人就業輔導制度 第三節 國防部之國防人力移轉培訓案 第四節 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制度問卷分析 第五章 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政策之執行分析 第一節 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政策內容分析 第二節 退伍青年就業與訓練執行體系之組織能力分析 第三節 標的團體的順服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3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