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1
  • 1
  • 1
  • Tagged with
  • 4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郁達夫在台灣:從日治到戰後的接受過程

羅詩雲, Lo, Shih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文學的實質內容包含了地域性、意識型態、立場論述三大部分。而本文的研究範圍從中國新文學作家郁達夫為出發點,擬從其已結集出版的作品、文學活動史料、相關評論進行探究,視之為東亞視角下連結整個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鎖匙,以考察一個殖民時期中、日、臺文化圈的互動脈絡與發展。論文考察期間涵蓋將近一半的日治時期和戰後台灣,以郁達夫的文學文本研究範疇而論,時間上涵蓋1911年開始創作舊體詩始,直至1945年作家逝世為止;文化史料記載研究上,時間軸則起一九二○年代迄今。因此郁達夫各種文化活動的史料及報導,旁及其傳記與相關之文學、生平評論,都為本文研究之範疇。研究場域則以殖民時期郁達夫實際從事文化活動的中、日、臺三地為主要討論空間,並著力建構戰後台灣對於郁達夫的各種資料引介上,企求郁達夫文學與台灣文學之間相互作用的時空場域,解析各時期的文學生態環境和價值取向之內涵。 本文所討論的不僅是郁達夫本身的文學成就,其與日本近代文學、台灣文學的內外在聯繫與受容亦是本文所論述的焦點。將台灣文學結合中國新文學作家的研究,藉由當時代報紙、期刊的文學討論、評論、編輯記事、文學活動消息等,輔以當時及其後作家的回憶文字,及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進行探討。首先,探討具有多重文化經驗的郁達夫其人其事,並對其文學歷程作一介紹,進行作家作品閱讀,搭配戰後台灣出版的單行本以及選集、作家合集;次者,分析殖民時期郁達夫的人文活動,以當時台灣主要的史料報刊,對中國新文學的譯介概述為背景討論,接續郁達夫與日本近代文學、台灣文壇之間的共時關係,就所屬的文學書寫意識進行解析;再者,討論郁達夫在戰後台灣的文學接受歷程,分從戰後解嚴前、後史料與相關討論資料上,鋪敘郁達夫個人形象在台灣的形構;最後,綜述郁達夫於台灣各時期文化環境之中的受容脈絡與對話。進一步將中國作家郁達夫放置東亞視角下的台灣文學之延伸範疇中,說明郁達夫或中國文學對台灣文學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以間接證明台灣文學與東亞各地域乃至與西方論點的跨界交流與對談。
2

隱晦的 "詩歌革命" :郁達夫舊體詩的風格意蘊及現代闡釋 = Obscure "poetry revolution" : Yu Dafu's classical poems and its modern interpretations / Obscure "poetry revolution" : Yu Dafu's classical poems and its modern interpretationsYu Dafu's classical poems and its modern interpretations

陳叢 January 2017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Art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3

崇高與頹廢 : 王國維、魯迅、郭沫若與郁達夫 = Sublime and decadence : Wang Guowei, Lu Xun, Guo Moruo and Yu Dafu

鄭瑞琴, 01 January 2005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

基督敎與二十世紀中國小說---郁達夫、茅盾、許地山的小說. / 基督敎與20世紀中國小說 / Christianity & 20th century Chinese fiction---the works of Yu Dafu, Mao Dun and Xu Dishan / Jidu jiao yu er shi shi ji Zhongguo xiao shuo---Yu Dafu, Mao Dun, Xu Dishan de xiao shuo. / Jidu jiao yu 20 shi ji Zhongguo xiao shuo

January 2001 (has links)
陳志傑. / "2001年6月" / 論文 (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2001. / 參考文獻 (leaves 117-123) / 附中英文摘要. / "2001 nian 6 yue" / Chen Zhijie. / Lun wen (zhe xue shu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2001. / Can kao wen xian (leaves 117-123) / Fu Zhong Ying wen zhai yao. / Chapter 第一章 --- 導言 --- p.1 / Chapter 1.1 --- 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 / Chapter 1.2 --- 郁達夫、茅盾、許地山的獨特之處 / Chapter 1.3 --- 郁達夫、茅盾、許地山三人的硏究檢討 / Chapter 1.4 --- 硏究構想與槪念簡釋 / Chapter 1.5 --- 材料與方法 / Chapter 1.6 --- 史料搜集與論證過程 / Chapter 1.7 --- 各章簡介 / Chapter 第二章 --- 時代巨變中的中國:「啓蒙與救亡」 --- p.25 / Chapter 2.1 --- 吾人覺悟與啓蒙 / Chapter 2.2 --- 「啓蒙與救亡」的一脈相承 / Chapter 2.3 --- 救亡壓倒啓蒙 / Chapter 2.4 --- 小結 / Chapter 第三章 --- 普遍皇權崩潰:「以耶補儒」 --- p.34 / Chapter 3.1 --- 皇權崩潰下的真空 / Chapter 3.2 --- 陳獨秀對基督教的理解與認同 / Chapter 3.3 --- 小結 / Chapter 第四章 --- 由傳統轉向現代的「文以載道」與郁達夫的啓蒙 --- p.40 / Chapter 4.1 --- 文學革命 / Chapter 4.2 --- 沉淪與重新 / Chapter 4.3 --- 《南遷》的諷刺與肯定 / Chapter 4.4 --- 小結 / Chapter 第五章 --- 茅盾的政治寓言小說 --- p.54 / Chapter 5.1 --- 審查下的創作 / Chapter 5.2 --- 在桂林的《新舊約全書》 / Chapter 5.3 --- 《耶稣之死》的政治暗喻 / Chapter 5.4 --- 小結 / Chapter 第六章 --- 我們要甚麼樣的宗敎:許地山 --- p.76 / Chapter 6.1 --- 許地山與宗教 / Chapter 6.2 --- 我們要甚麼樣的宗教 / Chapter 6.3 --- 基督教「人格救國」 / Chapter 6.4 --- 聖賢基督徒《商婦人》、《缀網勞蛛》 / Chapter 6.5 --- 處於民族主義與基督教的《玉官》 / Chapter 6.6 --- 小結 / Chapter 第七章 --- 郁達夫、茅盾、許地山與基督敎 --- p.107 / Chapter 7.1 --- 郁達夫:向基督的懺悔 / Chapter 7.2 --- 茅盾:耶稣的犧牲精神 / Chapter 7.3 --- 許地山:耶穌之再現 / Chapter 7.4 --- 小結 / Chapter 第八章 --- 結論 --- p.115 / 參考書目 --- p.117

Page generated in 0.017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