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國國企改革的發展與國有資產流失的爭論 / The development of SOE's reform in China and a discussion about loss of state assets蕭翰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4 年年中,中國發生史上第三次公平與效率之爭,稱之為“郎顧之爭”,一場由郎咸平挑起的關於“國有資產流失和國企改革方式”的社會大討論。他認為以新自由主義為主軸的國退民進路線,由於法律制定的不夠完善,將導致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對全國百姓而言,是不公平的。所以,在法制化完善之前,國企產權改革必須停止。這致使為國企產權改革和市場化取向辯護的“主流派經濟學家”成為備受指責的對象。
然而,在法制化完善至得以進行產權改革之前,國企效率低落的問題仍有待解決,這同樣也屬於國有資產流失的一種。因此,郎咸平提出了過渡方案,即透過職業經理人來治理國企,藉此提高企業效率。但郎咸平的段論述將會面臨以下問題。首先,職業經理人方案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國仍未有完善的職業經理人市場。此外,法制化完善的標準是什麼?是否仍以有效的降低國資流失為底線?如果是,這樣的底線又為何?同時,這是否與郎咸平原先的公平性理據相互違背?這都是郎咸平無法解決或解釋清楚的問題。
“郎顧之爭”使筆者得到啟發,認為國企改革不應完全聚焦在“產權”上,提高效率不一定只得從事產權改革,更因而喪失公平。因此,本文試圖提出一套兼具公平與效率的國企改革方案,稱之為“新的國企治理方案”,它必須是現實可行的,這樣才得以取代郎咸平的職業經理人方案。其主體是現代公司治理,並結合馬克思的公有制理論以及經濟民主、經濟民主的社會主義模式等理論作為依據,內容在於強化國有企業股東和經營者的激勵與約束,並依照按勞分配的精神來調動勞工的積極性,呈現出具經濟民主的國企治理方案。
|
Page generated in 0.035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