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口結構轉變對醫療保健支出的影響 /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s on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expenses陳苡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主計處2010年度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衛生保健觀念增強,醫療保健支出比重增至14.4%。傳統的實證研究上,在研究兩變數乃至多變數之間的關係時,習慣以解釋變數來分析被解釋變數的行為,並且能進一步了解其間的因果關係。而本文以分量迴歸方法(Quantile regression)深入探討,試以解釋OLS迴歸方式所無法解釋的範圍。本研究資料來源為行政院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1996、2001及2006年的資料,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實證結果發現分量迴歸在某些場合中的確比OLS模型的解釋能力來得廣。而無論是OLS或是各分量在這三年間家庭可支配所得與醫療支出皆呈正顯著效果,1996年「人身意外災害醫療保險支出」在極端低分量支出呈負顯著效果,在研究醫療支出高的族群中,我們發現除了家庭可支配所得外,在觀察研究醫療支出高的族群時,家庭總人口數、6歲以下幼兒人口比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及都市化程度也是要考慮瞭解的部分,因此,影響醫療支出的決定因素除了經濟因素外,非經濟因數中家庭特質的表現影響亦深遠,本文以迴歸模型及分量迴歸模型分別求出其醫療所得彈性,不論在OLS模型下估計,還是分量迴歸模型,皆表示醫療用具設備及器材支出、住院診療及非受雇醫院醫護服務支出、醫療用品支出及健保就診消費支出為正常財,且為必需品。
|
2 |
醫療保健支出對台灣縣市失業率影響之實證研究 / The effects of medical expenditure on unemployment rate in Taiwan簡庭芳, Chien,Ting-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為探討當一縣市的醫療保健支出較相鄰縣市完善時,是否會提升該縣市之就業率。國外已有文獻探討醫療保健支出對失業率的影響,但是,針對台灣各縣市醫療保健支出對失業率的效果,目前尚無學者加以論述。本研究利用台灣各縣市政府 2000 年至 2010 年的追蹤資料(panel data)研究此一課題。
除地方政府醫療保健支出外,本文並納入其他可能影響失業率的因素,進行實證。而衡量失業率時,除針對地方整體失業率外,並依性別、教育程度及年齡細分各個不同群組的失業率,以進一步瞭解這些因素對不同性別、不同教育程度及不同年齡層失業率的影響是否一致。實證方程式分為 A、B 兩組,以固定效果模型估計,總共十八種迴歸方程式,以捕捉台灣各縣市醫療保健支出對失業率的影響效果之全貌。
本文之主要的研究發現為台灣各縣市的醫療保健支出會影響失業率,且為負向影響,地方政府醫療保健支出增加可降低該地區失業率,亦即台灣各縣市實證結果符合本研究之假設。並且,在 A 組中,男性的邊際效果較女性大,表示醫療保健支出對男性的失業率影響較大。而 B 組只有女性失業率受到醫療保健支出占歲出比率之效果為顯著,男性不顯著。在年齡組失業率中,A、B 兩組醫療保健支出對青少年、中壯年和中高年失業率之影響皆為顯著。其中,對青少年失業率之影響又較中壯年和中高年顯著,而且影響的邊際效果也比較大。在教育程度失業率中,A、B 兩組皆只有對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的影響顯著,對國中及以下者和高中(職)者失業率皆不顯著。
|
Page generated in 0.01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