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臺灣央行重貼現率變動對市場利率之影響陳立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以事件研究法驗證1994-2008年間,央行調整重貼現率對於市場長短期利率的影響。我們發現台灣利率市場面對央行調整重貼現率有顯著的反應,且利率市場的反應隨著期數的增加而逐漸減弱。並將央行調整重貼現率的影響分為事前的預期、宣告日當天及事後學習的效果。在短期利率方面,宣告日的效果最為明顯,對於長期利率則是延遲反應的學習效果比較顯著。
另外再將台灣利率市場分為於隨機調整、連續15次升息及15次降息三個時間區間,發現隨機調整的期間預期效果最強,有可能是於這段期間央行多採用技術性的調整,而連續15次降息的總效果最強,表示央行降息政策於這一段時間區間內最有效,連續15次升息的區間則是完全不顯著,於這段區間內,因市場資金寬鬆,央行升息並不能帶動市場利率提升。
最後將事件研究法的區間由宣告日前後七天擴大為前後十五天,檢驗是否有未捕捉到的效果,我們發現十四天的區間與三十天的區間效果並沒有差異,顯示台灣利率市場面對央行調整重貼現率的反應多在前後七天內就反應完成。若與其他研究比較,國外利率市場事前的預期效果較為顯著,國內則是事後學習效果較為顯著,未來可以此為研究方向,繼續深入探討在各國市場機制不同下,市場利率面對央行調整重貼現率的影響。
|
2 |
期間利差,重貼現率與不景氣之預測 / Forecasting Recession with Term Spread and Discount Rate許原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殖利率曲線為描述零息債卷的殖利率與其到期日間之關係,一般來說其形狀應為正斜率,而一旦殖利率曲線反轉而呈現負斜率時,許多人將之解讀為未來經濟即將走弱的訊號。本論文主要是以Probit Model呈現期間利差與重貼現率的預測能力,並將結果區分為樣本內與樣本外呈現。實證結果發現,與國外文獻比較起來,台灣殖利率曲線斜率捕捉景氣蕭條的能力遜色許多,可能與兩國在經濟體質或是央行政策執行依據上的不同有關。而相較於殖利率曲線的斜率,重貼現率對於台灣景氣的影響更為明顯,顯示出台灣的經濟深受央行政策影響。而不論是在樣本內或樣本外的結果方面,皆顯示期間利差搭配重貼現率的預測能力會較只有期間利差單一解釋變數時來的好。
|
3 |
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對短期利率的影響文淑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探討1990年來英美等國央行貨幣政策操作改革方向,期望貨幣市場的金融同業隔夜拆款利率,沿著隔夜拆款目標利率微幅波動。
英國央行原採零準備率制度,不易估測貨幣市場資金,其隔夜拆款利率波動幅度較美國為劇,為有效控制操作目標, 2006年5月起實施「自願準備金制度」,有利英國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達成穩定利率的效果。
第二部分參考Nadja(2006)一文,探討我國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對短期利率之影響,係以隔夜拆款利率與目標利率的利差為利率函數模型之因變數,其中以重貼現率為目標利率,並以超額準備為主要的操作變數。
本文以最小平方估計法(OLS)實證結果發現,央行貨幣政策操作有效地影響隔夜拆款利率;惟2003年起央行不以重貼現率為隔夜拆款利率的底限,貨幣政策操作對隔夜拆款利率與重貼現率之間的利率變動並無顯著性的影響,亦即央行已放棄重貼現率為隔夜拆款利率之目標利率,而係積極地進行之公開市場操作,穩定短期利率。
|
Page generated in 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