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月稱對陳那量論的批判---[明句論-觀緣生品]藏譯本之譯注與研究 / Candrakīrti's Criticism of Dignaga's Epistemology: A Study and Annonated Translation of Candrakirti's First Chapter of Prasannapada from the Tibetan version劉啓霖, Liu, Chi-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眾所皆知龍樹的《中論》(Mūlamadhyamakakārikā)乃為佛教中觀哲學派的根本文本,其梵文原版出現於月稱(Candrakīrti, 600-650)的《淨明句論》(Prasannapadā)中,而月稱的《淨明句論》是目前所知唯一注釋《中論》的梵文版。其中,《淨明句論》的第一品–––長久以來便被視為十分重要,因其含攝月稱自己本身最廣泛且最俱系統性的中觀思辯,特別地根據西藏傳統說法,第一品會成為最權威性的章節,乃因其分判了中觀自立論證(Svatantrika)與歸謬論證(Prasavgika)此二派別。由於在西藏傳統說法的影響下,當代學者們 亦有愈來愈關注月稱此篇之開場白的現象。然而,在第一品之中亦佔有1/5強之篇幅的「月稱對陳那認識論的批判」(Candrakirti’s criticism of Dignaga’s epistemology),卻較少為人所關注與研究,其有可能是受到了西藏傳統中Svatantrika - Prasavgika之特別強調月稱與清辦(Bhavya/ Bhavaviveka,約490-570)之論諍的影響。筆者以為此針對陳那批判雖佔《淨明句論》的篇幅大不,然足以窺視到中觀之反基礎主義(antifoundationalism)對基礎主義(foundationalism)之知識論乃至形上學、倫理學或神學的歸謬論證式的批判,因此十分重要。由於中觀之歸謬論證主旨在破斥論敵的主張,故首要對論敵有深入性的了解,之後才能就其論述的弱點切入破敵。故於本論文中:(一)、首將略述陳那哲學思想,特別是對其晚年名著《集量論》(Pramanasamuccaya),作一概括性地介紹,(二)、其次將會特別關注於月稱如何針對陳那站在經量-瑜伽行派(Sautrantika - Yogacara)立場的「量論(pramanavada)/知識論」、「處理相(laksana)與所相(laksya)的關係」、「相(laksana)的Etymology」、「知(jbana)的作具性(karana)」、「自證(sva-sajvitti)」、「現量(pratyaksa)的定義」與「現量(pratyaksa)的Etymology」等量論的議題,從四句否定(tetralemma)、兩難論證(dilemma)、語言分析(language analysis)、詞源學(etymology)的探討…等角度切入令論敵陷入矛盾而達到應成過失(thal ’gyur ba)效果,而進行一種哲學性的反思。
|
2 |
陳那《因明正理門論》比量理論研究林福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因明正理門論》裡,比量理論以數個重要子論呈現,此即:「九句因」、「因三相」、「三支論式」、與「十四過類」等,就其討論的內容而言,其中又以「九句因」、「因三相」、「三支論式」具有基礎核心理論的特質,並備受佛教邏輯學界的關注與討論。對於陳那比量理論的邏輯成就究竟達至什麼樣的層次,目前在學界中是存在爭議的,對其中某些理論問題所表現出的論斷自然也莫衷一是。顯而易見的,對「九句因」、「因三相」、「三支論式」的不同理解將環環相扣地影響陳那邏輯思想的呈現面貌。因此,本文對《因明正理門論》比量理論的研究,在探析其整體邏輯性質與其成就及限制的主要問題意識下,於具體的論題上將就「九句因」、「因三相」、「三支論式」三大主題分別進行析論,由核心的論證理由的探討開始,推擴至論式結構的分析。以側重其邏輯意涵與結構關係的分析方式,一方面透過對《因明正理門論》的再次釋讀,並於關鍵概念定義上間接參照比較陳那另一巨著《集量論》,以及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及其他如《理門論述記》、《因明入正理論疏》等重要唐疏,以期對《因明正理門論》精簡而晦澀的文句解讀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藉由考察現代學者們對陳那比量理論中所存在理論問題的討論說明,進一步檢視、分析其各種詮解觀點之立場、論據所在。並在這些討論基礎上試圖考量、抉擇適切的回應及詮解方式,以釐清重要核心理論之義蘊與其間關係,進而據此重新勾勒陳那《因明正理門論》比量理論的整體面貌與意義。最後說明,陳那比量理論作為一個邏輯體系縱使不及現代邏輯驚人的嚴謹及細緻,卻也並不因其身為古代思想而顯得原始、粗略。在現代邏輯眼光下,是一個實質上頗富歸納或類比因素與思惟色彩,但具有明顯演繹企圖而已以演繹型態為主軸的獨立邏輯體系。
|
Page generated in 0.02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