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銀行業於雲端金融服務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the Cloud Financial Services in the Bank.蔡育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網際網路的應用發展與創新技科的迅速演進,早已經觸動傳統銀行產業的變革,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局面,其實就是一場現代科技與傳統金融業之間的大競賽,誰能跑得比較快,誰就能取得領先地位。
傳統的銀行產業已經無法招架滾滾而來的科技洪流,必須跟隨時代的脈絡與進步才能發展出創新思維與作法。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科技的發展確實能夠從客戶的角度慢慢削弱傳統金融服務業的供應鏈,所以銀行產業勢必要正視目前趨勢,與時俱進,否則,不斷精進的高科技變革將有可能會對傳統金融業帶來毀滅性的衝擊。
本論文主要研究的就是銀行業面對雲端科技對於消費性金融服務之影響,從眾多的文獻資料與研究報告中發現,雲端科技將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型態,另一方面,雲端科技所帶來的商機也將會是無止盡的。
「雲端」是一種新型態的科技,會慢慢地影響民眾的生活方式,因為高科技的進步會讓生活更加的便利與舒適,民眾只要透過任一行動終端裝置設備,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就能隨時隨地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捷性與驚喜感,這也將代表著無所不在的雲端服務已從冰冷的金融交易中擴散到日常生活中。
然而,雲端科技發展之速、影響之深,將為這世界帶來極大的改變,由於研究者本身服務於銀行產業,深深感受到科技創新帶給銀行業之衝擊與蛻變無遠弗屆,不僅改變了銀行本業之經營計畫、行銷策略、財務結構、系統開發、支付金流與服務品質,更引導銀行業發展出許多的創新金融服務與商品。
研究者從本研究一開始的文獻探討與論述,甚至於構思創新金融服務的發展與結論引導,在在顯示著面對雲端科技的發展,對於銀行業雖然造成了無比的衝擊,但是,也因應雲端運算的強大功能,伴隨而來的龐大市場商機,身為銀行業者必須立即把握這難得的機會,開疆闢土,當個先行者,搶建創新業務,發展新型資訊,以擴大市場占有率。
有鑑於此,研究者仍進一步探討面對雲端科技所衍生的安全問題顧慮,評估銀行業在開拓業務的情勢下,還需考慮哪些內外因素與限制。畢竟在雲端的時代中,消費者只要一台端末設備就可以蒐集與使用相當多的資訊,更快速地執行所有的業務與交易,然後慢慢將行銷與商品帶進遊戲化趨勢,好讓即時互動與驚喜趣味快速成為未來的行銷主流。
此外,銀行業長久以來所運作的各項金融服務、經營策略與營運模式,是否會帶來不一樣的轉變與影響,而這些轉變與影響又將會促使銀行業帶來何種變革刺激,或是引進哪些創新開拓的機會,這些都是值得深究探討的。
本研究論文是從銀行業的角度發展,去構思創新的金融服務計畫,於是,研究者提出了「雲端生活理財」以及「未來銀行」的理念與做法,同時也整理出七個研究結論供銀行業者參考運用。
最後,為求後續之研究,研究者更是提出了以下四大建議或議題:1.雲端環境錯綜複雜,穩定性及交易資料安全性仍待考驗;2.尚無明確的法令規範,且實際效益難以量化;3.將技術挑戰變成商機,改變經營模式增加創新機會;4.走在資訊前端,積極開拓金融服務平台。
因應雲端科技的發展,傳統的銀行業將面臨非金融業者的挑戰以及轉型為未來銀行之趨勢,畢竟科技與競爭環環相扣、相輔相成,銀行業唯有進步改變才能在未來科技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進而順勢發展創新金融業務。因為,未來銀行有其無比創新的潛力、未來銀行有其寬廣遠大的想像空間、未來銀行有著引導社會進步的強烈動力。
未來,客戶在哪裡,銀行就在哪裡;客戶在哪裡,科技就在那裡;客戶在哪裡,便利就在哪裡;客戶在哪裡,驚奇就在哪裡;未來在哪裡,科技就在哪裡。
|
2 |
我國金融業者行動服務創新之研究 / A Study of Mobile Service Innovation in Taiwan Financial Industries.陳俊毓, Chen, Chu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量從2010年的300萬台成長到2014年的12億台,呈現爆發性的成長,台灣2014年智慧型手機銷售量也達一千萬台,已經是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智慧型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相信未來智慧型手機的應用將蓬勃發展。
智慧型手機的崛起,使得和銀行交易的行為也可以在手機上完成,且許多非銀行公司也想要分食這塊商機,雖然台灣受到法律規範的限制,金融相關服務只有銀行才能推出,但政府已有慢慢開放法律規範,讓越來越多人可以進入,因此銀行業也面臨相當大的考驗。
本研究以永豐銀行、台新銀行、玉山銀行等三家銀行業者作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希望透過本論文研究,探討銀行業者在因應行動科技的崛起與變化時,其組織服務創新的策略思維;同時,也探討其發展行動服務創新時,內部的組織方式、新服務開發管理、以及與顧客的溝通方式。本研究所得到的初步結論包括:(1)銀行業者因應行動科技的快速發展下,會更強調對消費者生活習性的瞭解,以推出解決消費者痛點的新服務。(2)銀行業者因應行動科技的快速發展下,會進行更多的異業結合,以發展更多整合性的服務創新金融服務。(3)銀行業者因應行動科技的快速發展下,會在電子金融相關部門招納更多元的人才,以推出更創新的服務。(4)銀行業者因應行動科技的快速發展下發展金融服務創新時,會讓電子金融部門與其他部門進行更多的跨部門合作。另外,若要加速新服務的開發時,則會採用重量級專案團隊的組織方式。(5)銀行業者因應行動科技的快速發展下,會增加與顧客互動的管道,以求更瞭解顧客的需求。本文最後並提出實務上的意涵與後續研究的建議。 / When smartphones came to the world, its had an big impact to people’s life. There were only 3 millions smartphone shipments in 2010,but later, there were 1.2 billion shipments in 2014.There has a big growth. Also in Taiwan, there are over 10 millions shipments in 2014. We can say this is a mobile era. We can predict that mobile application will mushroom in the future.
When the rises of smartphone, we can do many things through smartphone. For example, we can receive e-mail, send a message to a friend, take a photo or make a financial trade with smartphone. Now, many non-financial companies serve financial service through smartphon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legislation restrictions in Taiwan, only bankers can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 But legislation restrictions will reduce. So banking industry is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
In this study, we discuss how bankers develop mobile financial service. Meanwhile, we also discuss how they organize their electric finance department, how they develop a new financial service and how they communicate with their customer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the initial findings includes: (1) To face mobile trends, banks will focus on customer habits. Otherwise, banks will release new service to solve customer’s pain points. (2) To face mobile trends, banks will cooperate with non-financial industries. (3) To face mobile trends, E-finance department will recruit employee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4) To face mobile trends, banks will have many inter-departmental working group. If necessary, banks will set up heavyweight teams. (5) To face mobile trends, banks will increase channels to communicate with customers. The study finally addre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in academia and the suggestions to practitioners and follow-on research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29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