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誰是我的朋友?Z世代青少兒之社交關係初探 / Who is my friend?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of Generation Z.

陳彥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隨著網路溝通工具與網路社群服務等的蓬勃發展,誕生了一批悠遊於網路與真實世界所鑲嵌之社交網絡的「Z世代青少兒」。「Z世代」為1998年以後出生的青少兒,此一世代極早接觸網際網路,其童年成長與即時通訊軟體、部落格、社群網站等網路服務的發展同步,並經常使用該網路服務來滿足社交需求。然而,關於Z世代青少兒在網路上所建立與維繫之社交關係的相關研究卻稍嫌不足,即便有,研究者也大多持負面觀點看待該社交關係,致使許多家長與關心青少兒的組織團體,僅只干預或限制青少兒在網路上的社交活動,卻無法理解這些網路社交活動對於Z世代青少兒在擴展與維繫社交關係上的意義。 本研究透過十名受訪青少兒的口述、圖畫以及網路示範,知悉其在網路與真實世界互嵌網絡的各種社交空間之流動情形,以及其所進行的社交內容與活動,再進一步探討其間所發展的社交關係。研究分析則參照Alanen的童年場域分類,說明Z世代青少兒對社交關係的認知、界定以及轉變,而針對該社交關係的轉變情形,則參照關係辯證理論,描繪轉變其間的動態與考量。 研究結果發現,首先,Z世代青少兒對於友誼關係抱持較開放的定義,不受限於以往的社交網絡群分類,認為無論社交對象來自「家庭」、「學校」或是「個人興趣」等場域,若彼此擁有較高的社交內容與活動的多元性與密集度,即可能將該社交對象視為「朋友」。其次,透過即時通訊軟體、部落格、社群網站等網路服務的使用,Z世代青少兒與社交對象得以進入彼此更多的社交空間,雙方進而擁有更多共享的關心議題以及共同參與的活動,即增進彼此社交內容與活動的多元性與密集度。 最後,研究也發現,Z世代青少兒與社交對象是否進入彼此的多種社交空間,以及是否參與雙方之社交內容與活動的意願與程度,乃依據彼此過去和現在的互動情形,以及對於各種網路服務所提供的社交空間之認知不同而有差異。因此,本研究以為,隨著網路溝通工具與網路社群服務等進入Z世代青少兒的生活,其社交關係的認知與界定有了轉變,無論是在「家庭」、「學校」或是「個人興趣」等場域,皆有可能與其中的社交對象發展「友誼」關係,而該友誼關係也受雙方的互動情形與對各種社交空間的認知差異所影響,呈現不斷轉變的動態過程。
2

中台灣青少兒媒體使用與網路安全素養探討

陳俊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網路科技的進步,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過量的資訊。身心發展未達健全的青少兒,在面臨過多且未完善過濾的訊息下,往往容易形成錯誤的概念認知。網路的世界何其多變,網路的訊息更是難以守門而傳播,加上網路發展及保護機制都未達一定水準,網路安全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而青少兒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是否有足夠的辨識能力了解網路資訊的安全,從而有安全的網路使用行為,都是現今社會需要注意的地方。 本研究以資訊素養及網路安全素養概念為出發點,用來分析中台灣地方青少兒對於網路安全素養概念的認知及影響源。本研究以中台灣六縣市國小三年級399位小學生為調查對象,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及卡方檢定,針對人口基本背景、媒體使用及網路安全素養之間進行考驗研究及回答假設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中台灣青少兒在媒體使用行為上,網路使用情況明顯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而越是受多越多管制與缺乏使用的情況,青少兒對於網路安全素養概念的認知就越有不同的情況產生。但更可發現的是,青少兒對於「安全」概念的定義並未清楚,對於真實社會與網路之間的關係容易將之混為一談,兒童對於網路安全素養往往也以真實社會中的安全定義來審視之,而無法真正的來處理虛擬世界中的許多問題。以本研究的調查來看,青少兒建立網路安全素養的腳步需更進一步拓展,除了正規教育外,親屬間的相互影響將可能是青少兒對於網路安全素養另一項重點來源。

Page generated in 0.010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