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65
  • 139
  • 89
  • 89
  • 12
  • 6
  • 5
  • 4
  • 4
  • 4
  • 4
  • 4
  • 4
  • 2
  • 2
  • Tagged with
  • 425
  • 425
  • 121
  • 119
  • 107
  • 105
  • 104
  • 103
  • 74
  • 48
  • 42
  • 35
  • 28
  • 24
  • 2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61

李義山詩意象之研究-以天文為探討對象

朴柱邦, Pu, Zhu-B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學為傳道的工具,文章必源於經典、文章以義理為先,文辭次之,散文最 本論文計一冊,約七萬字以上,其章節目次如左: 序。 第一章緒論:李義山生平述略,李義山詩之特徵,詮釋詩之意象一詞,概述 李義山對詩之意象之運用,研究之方法與步驟等共五節。 第二章李義山之詩中天之意象詮釋,導論,自然之文,概念之天,天之人格 化,天之神格化,其他,分析,結論等共八節。 第三章李義山詩中日之意象詮釋:導論,單言日者,日光,日之方向,四季 之日,日之典故,其他,分析,結論等共九節。 第四章李義山詩中月之意象詮釋:導論,月之空間意象,月之形態變化,月 之典故,分析,結論等共六節。 第五章李義山詩中星之意象詮釋:導論,星之統稱,星之單名,天河與七夕 神話,分析,結論等共六節。 第六章李義山詩中其他天文之意象舉例:導論,風,雲,雨,露霜雪,煙霧 霞虹霓,雷電,分析,結論等共八節。 第七章結論。 以上共七章四十二節。 本論文因限於篇幅,故只研究李義山詩中天文之意象,餘者容後擴充補足。 又本論文以科學方法處理,首先就李義山詩中之名詞分析歸類之,而後綜合 歸納得其旨意,則其名詞所代表之意象,明白可見。
162

況周頤蕙風詞話研究

丁千惠, Zheng, Qian-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蕙風詞話一書,素受詞家名輩推許,究其論詞旨趣,乃間雜於零章散則中, 然蛇灰蚓線,自有理脈可尋,爰為排比歸納,構架系統,本篇論文主旨如是。 全篇分六章: 第一章簡介作者,分生平簡歷與性情學養二節,並附年譜簡表。 第二章探討著述之背景,分著述動機、成書經過與年代、其書版本與體例二節。 第三章探討其論詞之基本觀點,並溯厥源流,亦分二節。 第四章探討其創作論,分原理與方法二節,學詞之道亦見此章。 第五章探討其批評論,分批評之法與角度、歷代詞家述評二節。 第六章結論,述本書之特色,且略加批評。 共為一冊,計六萬字。
163

孟子趙注與朱注之比較研究

顧健民, Gu, Jian-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因限於篇幅,故只研究李義山詩中天文之意象,餘者容後擴充補足。 本論文計壹冊,約八萬字,分四章,第一、二、三章均各分二節,第四章為 結論。 本論文乃將孟子歷來最重要之二注家,即漢代之趙歧與宋代之朱熹,就二家 注書由外在之體製與內在之內容加以分析比較,以求得二家之異同,一蘄出諸平 心,不敢妄為軒輊,蓋三家注皆有其特色,亦有其偏重,然均足以顯示二家所處 時代之學術風尚也。此似牽涉所謂「漢、宋之辨」,惟本論文並不強調此點,蓋 恐由成見而生偏心,由偏心而蔽真理也。 撰者切望經由二家之比較,吾人不將可知歷代孟子學發展之概況,尤蘄使吾 人經由比較分析,能更深入而正確的瞭解孟子,則亦撰者之微意也。
164

詩經中有關男女情感問題之探詩與分析

鍾洪武, Zhong, Hong-W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書一冊,約六萬字,分上下二篇。上篇探討未婚男女之情感問題,計五章 。第一章相思之苦,第二章期會之情,第三章情海之變,第四章堅貞之愛,第五 章待嫁之心。下篇探討已婚夫婦之情感問題,計七章:第一章新婚之樂,第二章 佳偶之和,第三章征人之思,第四章閨婦之念,第五章怨婦之歎,第六章棄婦之 哀,第七章悼亡之痛。全書共收詩七十餘首,每首詩皆羅列詩序以下各家有關請 旨之異說,然後為之辯證疏通。既不墨守一家,亦不標新立異,總之,以融通合 理為要。再則就整首詩,分章敘其大旨,及寫作技巧,前人之說,能助吾等賞析 者,并錄不棄。至個人或有偶得,然以才疏識淺,所論必有謬誤失當處,倘祈博 雅君子有以教我也。
165

孔孟之道述義

伍安娜, Wu, An-N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部分 緒論分兩章 第一章 「釋道」。證釋「道」字由本義引申至各義之情形以明道字意義之 遞演 第二章 論孟中之「道」。舉論孟書中具代表意義之道字詮釋之。 第二部分 本論「孔孟之道述義」分三章 第一章 「所用名詞之闡釋」闡明文中所用諸名詞之意義 第二章 「內聖」。此章與下章外王為全文重心,孔孟之道期於完成人間達 「厚生」之實,欲達厚生必須端正人之行為,而人之行為根源於其 心之意念,故本章即由內心之意念展開: 第一節「道德主體之建立」立仁義禮道德主體以見「應然之理」(仁)發 為萬善之行。 第二節「德性之沉穩」明人之所以不能彰顯其固有之德性者是因為私欲障 蔽之故。 第三節「德性之學之工夫」說種種修養工夫。 第四節「成德之進程」依工夫之淺深,而有種種人格境界,其極致為「聖 人」,乃最理想最圓滿者,此為個人之成就所謂「內聖」者是。 第三章 「外王」。孔孟之道不僅止於內聖「成己」還須「成物」自近以及 遠,以德化之,開物成務,利濟天下,此之謂外王而在孔孟,乃 經政治實現之,故此章分兩節,分述孔子孟子之政冶思想。 第三部分 結論。總結以上以作結束。
166

龔定菴學術思想研究

張壽安, Zhang, Sho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學術隨世風而易。清乾嘉至道咸之際,在學術風氣上有一劇變。在此之前,即 吾人所謂乾嘉專門漢學,治經專尚考覈,所重是純學術的研究。在此之後,學風一 轉而至,治經重取大義以期經世,尤以今文公羊學的興起,流衍所至,儼然或為晚 清學術之主流。本文所探討之人物—龔定菴即生在此一關鍵,又兼有文字音韻之家 學,及常州今文公羊之師承,定菴是如何與一取舍貫通,並建一己之思想體系,而 為道咸以降開一風氣,是本論文探討之主題。 本文共分五章,首章述定菴生平及其思想背景。次章述定菴對乾嘉學的批評, 及己身治經態度的轉變。三章述定菴尊史思想要點,及其經史學貫通後所建立之經 世思想。四章述公羊學在定菴經世思想中所居之地位,及其公羊學在常州學的發展 上所居的地位。五章述定菴經世思想之貝體表現。尤以對專制君權的譏詆及經濟思 想最富時代精神。
167

殷代田獵研究

黃慶聲, Huang, Qing-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出土甲骨卜辭中關乎田獵者形式繁雜,本章節依數種文例為準,略予 分類,各別加以探討其特徵,並申述殷代田獵之要略。 第二章:大田之禮所以簡眾也,蒐武練軍之義,殷代田獵實已有,本章欲明其 詳,故就卜辭與實物之已經整理者申說之。 第三章:田者所以奉宗廟、供祭祀也,此義尤古,上辭確有明徵,由辭文方可 略知殷人田祀之對象、祭儀,本章亦逐一辨明之。 第四章:田獵上辭所見地名、乃研究殷代地理之要,唯邇來研究方法有別,其 成果亦自殊異,本章謹綜合諸家之異說,並稍論其得失,又就田獵地 理與性質之關係論說之。
168

賈誼研究

蔡尚志, Cai, Shang-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章敘述賈誼之生平,以文帝之年代為經,賈誼之事亦為緯,並附賈誼之年表 。第二章:賈誼之著述考,析分五節,考述賈誼之作品,舉凡真偽、篇目、版本、 遺說,皆有所論及。第三章:賈誼之思想;又分四節、分論賈誼之時代背景,思想 淵源,及其政治、經濟、教育之思想。第四章:賈誼之文學,分論賈誼策疏及賦之 成就與地位。第五章:結論;乃綜論賈誼策論之影響。賈誼之建議,於其生時,雖 不得一一遂行,然其死後。文帝每行其議,其影響於有漢一朝者甚大,故唐宋以來 ,歷代諸學者每有論及者,本章乃以歷代諸學者之評論為基礎、加以綜理而論焉。
169

韓文研究

王士瑞, Wang, Shi-R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韓愈生平概述。 第二章 韓愈之思想:此章分為三節,第一節論述退之為何排斥佛老,維護儒 家道統。第二節論性:敘述孟子,荀子、揚雄、王充諸家對於心性之 看法,啟示退之言人性之品有上、中、下三者。第三節,政治主張: 敘述退之繼承儒家傳統之政治主張。 第三章 散文研究,此章分為二節,第一節韓愈之文學觀。第二節,韓愈之創 作觀。就其文學理論與作品,加以評述。 第四章 韓愈文論之發展及其影響:評述韓門二派,以李翱,皇甫湜為代表。
170

荊釵記研究

林逢源, Lin, Fe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緒序論 荊釵記為四大傳奇之一,屬元未明初之南戲時期,故對於南戲先作一番概略述 說,出商戲之名稱,源流及發展,以至南戲之體制,唱法等加以論述。 第二章荊釵記作者商榷 荊釵記作者,曲品以至曲海總目皆題柯丹邱作,南詞敘錄中則有兩本。一入宋 元舊編,一篇李景雲編。雨村曲話則以為王伯成作。至王國維曲錄又以為朱權所作 。因柯丹邱未聞以南曲名,而寧獻王洞曉音律,自號丹邱先生,舊本當題丹邱書, 後人遂誤作柯丹邱。本章將各說加以詳析而得較確之結論。 第三童荊釵記本事質疑 首先敘述全劇之梗概,進而探討故事源流。二種說法之確實性,並及劇情主題 ,劇中人物加以分析及考證其人廈實性。 第四章荊釵紀結構研究 由分齣探討情節發展,並述各齣內容,次述聯套、音律,末討論其文章,於本 論文屬核心部份。第五章傳本比較荊釵記流傳至今,有兩種團圓形式不同之本,蓋 曾經文人修改,已非原貌,此章記各種版本後加以比較同異。 第六章結構 探討荊釵記之文學價值,前人之批評,與其搬演之情形。

Page generated in 0.05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