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65
  • 139
  • 89
  • 89
  • 12
  • 6
  • 5
  • 4
  • 4
  • 4
  • 4
  • 4
  • 4
  • 2
  • 2
  • Tagged with
  • 425
  • 425
  • 121
  • 119
  • 107
  • 105
  • 104
  • 103
  • 74
  • 48
  • 42
  • 35
  • 28
  • 24
  • 2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81

韓非子術論

趙公正, Zhao, Gong-Z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約六萬字。第一章論術之本原,第二章論術之意義;第三章論術之特質,下分 三節;第四章論術之必要,下分四節;第五章論術之功能,下分二節;第六章論術 之運用,下分六節;第十章論術與法勢之關係,下分三節。
182

大小戴記與荀子關係之探索

閆隆庭, Yan, Long-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約十五萬字,計分四章:第一章為荀子與大戴記之同異處,第二章為荀子與小 戴記之同異處,第三章為荀子與二戴記論禮之比較,第四章為二戴記與荀子關係之 分析。末為結論。
183

嵇康研究

蕭登福, Xiao, Deng-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六章,約十餘萬言,旨在探討嵇康其人及其言論對後世之影響,魏 晉之際政局多變,名士少有全者,復重之以老莊之學勃興,於是狂曠之風特起,或 裸袒縱酒,或當弔而歌,以廢事為高,以勤烙為俗,故顧炎武以為王、何之罪深於 桀紂,然若推溯此風之所以成,則殆有不得不然者焉,前人亦嘗為之致辯矣,稱生 為竹林名士,其學風率與王、何相類而其玄論則義奧而辯,詞藻而實,王導過江特 標三論以為清談之資,嵇生玄論乃佔其二焉,亦可見其重要矣,今清談已為陳跡, 玄論空留名出,然欲廢斯學,則後學首可不必盲,若欲觀音賢談玄論道之風,則捨 嵇生玄論,莫能窺其堂奧也,故本文分稱生之時代背景、家世、交遊、思想、玄論 數者以探究之。
184

藝文類聚引史部圖籍考

崔奉源, Cui, Fe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章為緒論,於藝文類聚之編纂版本諸項略作介紹,次章為正文,乃本文重點 所在,於藝文類聚所引史部圖籍,別為正史、編年、偽史、雜史、起居、故事、職 官、雜傳、儀注、刑法、目錄、譜牒、地理諸目,分節討論,略考其撰作年代、撰 者姓氏、存佚情形,以及藝文類聚所引與今見原書比照之結果,若原書已不見,則 或據已有資料加以論述,間附一己之論斷其情況不明者,則從闕,末章為結論。考 藝文類聚所引古籍,今多不見,藉此書可略知亡佚古籍之內容,價值非淺,惟因所 引書籍浩繁,故但擇所引史部圖籍,稍作考證,蘄有助於古籍之探究,此乃本文寫 作之動機也。
185

廣雅考

梁春華, Liang, Chun-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廣雅作者考,分三節:壹、作者張揖之歷略;貳、著述廣雅之動機;參 、作者其他之撰著。第二章廣雅版本考,凡考得廿七本(自明代至民國)。第三章 廣雅篇卷內容及價值考,分二節:壹、廣雅篇卷考;貳、廣雅內容及價值考。第四 章廣雅訓詁條例,分二節:壹、義訓例,此分六大例:(1) 定義訓例;(2) 名義訓 例;(3) 詞式訓例;(4) 字義異同訓例;(5) 音義相關例;(6) 其他,每大例下又 各有若干小例。貳、音訓例,此分十一例:(1) 聲子訓聲母例;(2) 聲母訓聲子例 ;(3) 音符相同為訓例;(4) 古聲同紐為訓例;(5) 古聲同類為訓例;(6) 古聲同 位為訓例;(7) 古韻同部為訓例;(8) 古韻通轉為訓例;(9) 古音相同為訓例; (10)古音通轉為訓例;(11)推因例。第五章廣雅有關著述考,分二節:壹、專著類 ,凡得十三書;貳、單篇論文類,凡得五篇。附錄:本篇論文主要參考書目。
186

兩宋豪放詞述略

陳德華, Chen, De-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豪放詞派之形成 第二章豪放詞之代表作( 上 )-蘇軾 第一節生平概略 第二節蘇詞版本 第三節蘇軾之思想 第四節蘇詞之特色 第三章豪放詞之代表作家( 下 )-辛棄疾 第一節生平概略 第二節辛詞版本 第三節辛棄之思想 第四節辛詞之特色 第五節蘇辛詞之比較 第四章蘇派詞人 第一節主要作家 ( 一 )王安石 ( 二 )黃庭堅 ( 三 )晁補之 ( 四 )毛滂 ( 五 )葉夢得 ( 六 )朱敦儒 ( 七 )向子諲 ( 八 )陳與義 第二節其他作家( 蘇庠等十人 ) 第五章辛派詞人 第一節主要作家 ( 一 )張元幹 ( 二 )岳飛 ( 三 )陸游 ( 四 )張孝祥 ( 五 )陳亮 ( 六 )劉過 ( 七 )劉克莊 ( 八 )劉辰翁 ( 九 )文天祥 第二節其他作家( 李綱等二十人 ) 第六章結論 第一節豪放詞與婉約詞之比較 第二節蘇辛詞對後世之影響
187

寶卷之研究

曾子良, Zeng, Zi-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章寶卷之題名:試解寶卷諸題名之意義。次章寶卷之淵源與流變:分論古寶 卷與新寶卷之產生,以為古寶卷乃繼變文之講唱體裁,而為宋、元以來佛徒科儀書 等之仿造。第三章寶卷之體制:論述寶卷韻散相間之結構、引用樂曲情形,及清嘉 慶後寶卷由敘述體變為代言體之原因、情形。第四章寶卷之內容:分佛教類、秘密 宗教類、改編戲劇、小說與民間傳說類、雜卷(敷演時事與文字遊戲等)四類,分 析其內容旨意。第五章寶卷之宣講、述說古來寶卷之宣講、流通情形。第六章寶卷 之文學價值:寶卷為俗文學中最重要之一環,故就其表現精神、文字結構探究其文 學價值及其對其他說唱技藝之影響。 本論文後附寶卷敘錄:將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寶卷及本人收集所得共五十餘種 各作提要。
188

白虎通義研究

王新華, Wang, Xin-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章論白虎通義作者之生平及其內容,第二章論白虎通義歷代之著錄及其源流 ,第三章論白虎通義成書之主要背景,其中共分:一、兩漢經學之發展;二、今文 古文之爭論;三、讖緯之盛行;四、經義之整理,四個小節分別說明之。第四章為 白虎通義引經考,此章為本論文較為偏重部分,其中共分十一小節,就白虎通義所 引詩、書、禮(分周禮、儀禮、大戴禮記、小戴禮記)、易、春秋、論語、孝經、 爾雅,有關經書部分。取與今本對照,考其同文異文逸文之別,明其文字相通之理 或校其正誤。第五章為白虎通義聲訓考,其中以單名之屬、複名之屬二項為綱,其 下共分十四小節((一)古音相同為訓;(二)古聲同紐為訓;(三)古韻同部為訓; (四)音符相同為訓;(五)以聲子訓聲母;(六)以聲母訓聲子;(七)古聲同類為訓… …)以闡明白虎通義書中聲訓之條例。 蓋白虎通義全書雜引經傳讖緯,以明先秦兩漢之典章制度,又間以聲訓字,推 求語源、兼明訓詁,去年師大國文研究所研究生陳玉台所撰之論文「白虎通義引禮 考述」(周何博士指導)對於禮之闡述,已甚詳備,故本論文之研究則稍偏重於白 虎通義成書之背景源流,及其章句訓詁等方面。
189

大小謝詩研究

林嵩山, Lin, Song-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二謝之生平 第一節先世與故里 第二節謝靈運之生平 第三節謝朓之生平 第四節謝靈運之思想與性情 第五節謝於朓之思想與性情 第二章二謝詩之內容 第一節謝靈運詩之內容 第二節謝朓詩之內容 第三章二謝詩之技法 第一節命題與謀篇 第二節用字 第三節遺詞 第四節造句 第五節聲韻 結語
190

訓蒙字會漢字音研究

金政六, Jin, Zheng-L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分四章七節,把訓蒙字會裡的三千三百六十餘字各分聲及韻分類,在檢討押韻 ,然後跟廣韻等中國韻書比較,最後敘述漢字音的變遷過程及結論。

Page generated in 0.05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