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午戰後李鴻章的聯俄外交政策

李麗燕, LI, LI-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李鴻章的外交生涯中,聯俄政策為最主要部分,也最為後人所詬病。因此 本文以 李鴻章的聯俄外交為研究主題,藉以說明李氏對清季外交問題的體認,以及中俄同盟 的成立及影響。全文包括導論及結論共計五章。正文大要如下: 第二章討論甲午戰前李鴻章對以夷制夷策略的運用,以及和戎的外交主張,藉此探討 李氏早期的外交治術。至於甲午戰前對俄國態度,本章亦專節論述,以說明在确立聯 俄方針前對俄國的認識。 在甲午戰爭爆發,李鴻章一直有引俄介入的想法,直到俄國干涉還遼,朝野形成了一 股聯俄熱,終而有中俄密約簽訂,這是清季聯俄外交的一個關鍵時期,李鴻章一直扮 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第三章中將討論這些問題。 從德國佔據膠州灣以後,俄國對華的陰謀已經暴露無遺,但直到庚子事變俄國藉機佔 據東北,李鴻章仍深信俄國的「友誼」,終因俄國藉撤兵多方要挾,聯俄政策乃告徹 底失敗。從此清廷也未再有聯俄之議。第四章主要在探討中俄密約所造成的影響,以 及俄國毀約後中國朝野的態度。 本文在資料運用方面,除了一般所較熟悉的中、英、日文資料外,並儘量顧及俄文史 料,以深入了解俄國在某些問題的立場。另大陸方面陸續整理出版的《李鴻章全集》 ,收集了一部分李氏未曾公開的史料,對本文的撰寫提供了不少意見。

Page generated in 0.01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