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國大陸鄉鎮企業發展之研究-溫州模式探討 / The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China's Township Enterprises── A Study toward Wenzhou Model

許雪香, Hsu, Hsueh hs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大陸農 村經濟發生顯著變化。首先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其次是鄉鎮企 業的「異軍突起」。鄉鎮企業的前身為社隊企業。是公社時期「人民公社 」和生產大隊所辦企業發展而來。一九八四年社隊企業更名為鄉鎮企業。 包括:鄉、村集體、各種聯合經營、股份企業及私人企業...等農村企 業的總稱。一九九二年末企業數目達1909個。一九九一年,鄉鎮企業總產 值達1.16萬餘億元,佔農村社會總產值59.20%,佔社會總產值26.60%。一 九九三年上半年,在大陸國營企業一片虧損聲中,鄉鎮企業與去年同期相 比,生產總值增長76%,利稅總額增加75%,出口交易總值增長78%,這 不但使鄉鎮企業更加確立其主導大陸農村經濟的地位,進而成為大陸整體 經濟中,最富潛力的經濟體。鄉鎮企業發展模式中,溫州模是以家庭工業 為基礎,股份企業為主體的企業形式及市場經濟發達的經驗,特別引人注 意。揭開溫州的神祕面紗,可以發現溫州是發達市場經濟的代表。與中共 傳統的計劃經濟,大異其趣。中共的「十四大」,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的道路。這給鄉鎮企業更寬廣的活動空間。預期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二 :第一,發展「外向型」企業,兼具吸引外資、技術和出口創匯的目標。 第二,鄉鎮企業的西進政策。中共的路線鬥爭隨時影響鄉鎮企業的發展, 但農村鄉鎮企業發展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其對大陸政經結構變遷上 將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另外,鄉鎮企業的私人經濟、推行股份制和合資 制、及市場經營型態。加上,國營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及股份化,在在都顯 示,與社會主義傳統的計劃經濟,大相逕庭。可見社會主義逐漸走向退卻 的道路。更體現馬克斯主義的不合時宜。鄉鎮企業的發展為中國大陸邁向 「和平演變」提供契機。

Page generated in 0.066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