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地下電台之研究—成因與問題探討 / The Research of the Underground Station

陳美華, Chen, May 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兩、三年來,地下電台以打破媒體壟斷的鮮明定位,以及全民參與的口號,快速打出知名度,並給予瓦解中的廣電體制重重的一鎚。為何一個可以說是處於劣勢的小電台,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席捲台灣,並促使政府正視民眾需求,加速媒體改革,其背後成因著實耐人尋味。處於這個媒體面臨解構的年代,民間與政府都在尋求新的定位,探視地下電台的抗爭、政府開放頻道的政策及輿論的諸多反應,其中隱含著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站在客觀觀察的立場,試著呈現這個有趣又深具啟蒙意義的媒體現象,探討其背後成因與問題,並提出建議,正是本文的研究動機。   本研究為發掘性研究,採取文獻探討、深度訪談及節目表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便針對地下電台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討論,同時並對民意調查的次級資料做進一步分析,以瞭解地下電台的聽眾群。所依據的理論基礎包括電波公有、稀有頻道、言論自由、近用權及多元化等五種。綜合而言,地下電台的成因來自三方面:廣電生態的不平衡、政治環境的漸趨成熟以及整體社會文化環境的配合。根據本研究的分析發現,這一波地下電台大多集中在83年3月至9月間出現,其成立的動機主要有三:突破媒體壟斷、追求言論自由以及出於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或為宣揚自己的理念等;而通常設立一家小功率電台約需花費150萬至200萬。   地下電台的出現固然混亂了電波的使用、引發多起的群眾運動及社會些許的動璗,但不可否認的,它也喚醒政府及民間重新正視一些存在多時的問題。面臨廣電媒體的重組,地下電台在歷經抗爭後,應開始正視自己的存在價值,認真考慮申請合法的可行性,並試著走出地下的圍籬,開拓更多元的發展空間;而政府在處理地下電台的問題時,亦應一改威權時代的作風,以民主、公開、公平的態度,從根本著手,深入瞭解頻道分配、電台換照及地下電台違法法源等種種問題,真正做到主權在民、資源共享,地下電台才有可能化暗為明,也才不會又有地下電視等未可知的非法媒體出現。

Page generated in 0.098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