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
  • 7
  • Tagged with
  • 7
  • 7
  • 7
  • 7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功率廣播電台市場定位研究-從電台形象和品牌個性之角度探討

李雅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定位是電臺想要創造的形象,以及與其他競爭者之間的差異,目的是要在聽眾心目中占據有利的位置。理論上,電臺可籍由節目組合的修正來達成它在市場上的定位,使電臺播放出來的內容能精確地符合定位陳述想要營造的形象;此外,亦可以藉由積極的推廣活動進行溝通,在聽眾的心中塑造一定形象。當定位陳述可以反映真實時,電臺就更具目標導向,它也會指出電臺未來的走向。特別是在媒體抄襲風氣嚴重、節目(產品)相同或差異性不大的情況下,電臺的定位與形象是與競爭者有效區隔的方式,電臺品牌的塑造地更加重要。 本研究旨在描繪大臺北地區中功率電臺的電臺形象定位圖。從電臺定位、本身所設定的形象、節目呈現的感覺與聽眾對電臺的形象認知等三個構面來看目前大臺北地區的廣播市場,以大臺北地區的中功率電臺為研究對象,探討其電臺定位、節目特色、聽眾對各家電臺印象的評比,希望能從電臺品牌與形象經營的角度,檢視各家中功率電臺的定位,比對聽眾、節目和經營者對於電臺品牌個性的看法有無差別,各家電臺的形象是否有集中現象,並以聽眾心目中的理想電臺品牌個性為參考點,作為現在電臺的調整依據或新電臺可能切入的利基,創造獨特的優勢;此外,透過知覺定位圖的繪製,亦可幫助現有電臺辨識競爭情勢,作為競爭策略研擬的基礎。
2

廣播電台競爭優勢與策略研究

陳本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所謂電臺競爭優勢是指電臺在收聽率與廣告營收兩方面有優於同業的表現。廣播電驒競爭優勢的建立是電臺依據外部環境的要求,透過內部營運活動,運用本身的核心資源,提供聽眾和廣告主較競爭者優良的服務。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與宗旨包含電臺經營外部環境的探討與內部核心資源的項目與內涵,並從價值鏈的角度來探討電臺透過價值活動建立競爭優勢的過程。  研究發現,電臺的外部環境包括聽眾、廣告主、競爭者、主管機關、傳播科技發展與應用等要素,因應外部環境,電臺必須具備的產業關鍵成功因素包括:目標聽眾定義清楚、市場規模足夠;掌握滿足目標聽眾的方法,也就是節目規劃的原則與生產的方法;隨時掌握市場態勢;獨特的定位與品牌形象;經營效率與成本控制;促銷活動的搭配等。  電臺的核心資源則是透過節目、行銷、人力資源、研究發展四大管理功能,對應外部環境的要求來建構,其內涵包括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品牌著作權、資料庫)、個人能力與組織能力。  在電臺價值鏈運作方面,電臺的主要價值活動為節目與行銷,輔助活動為研究與發展(市場研究)、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基礎架構(企業文化、管理制度)。透過效率、品質、創新、顧客回應四個跨功能目標的設定,電臺便能因應外部環境的垗戰,創造競爭優勢。
3

廣播電台受僱人員勞動條件與權益之探討 / Research about the labor conditions and rights of employees of broadcasting

林瓊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廣播電台種類依《廣播電視法》之分類可分為「公營電台」與「民營電台」二種,其中公營電台係由政府機關所設立,而因源於公家機關,故其行政運作、人員聘用、薪資給與、升遷調職等均須符合政府機關體制之規範,其經營所需經費均來自中央或地方政府編列預算支助,且必須經過議會審核;民營電台則由中華民國人民組設之股份有限公司或財團法人所設立,偏向企業化的經營管理,並仰賴廣告生存;故於此二種不同性質環境下工作之受僱人員,其勞動者身分、屬性、勞動權益保障等都可能因此而有所差異。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透過個案研究的方法,從中發現公、民營廣播電台受僱人員實務上勞動條件與權益之情況。 研究結果發現,在個別勞動權益方面,公營電台由於受僱人員進用身分之差別,造成各人員在勞動權益的保障上有所差異;至於在民營電台方面,則在部分項目,如加班費的給與,並未符合《勞動基準法》之規定,使受僱人員的權益受到損害。此外,目前公營電台或民營電台中,或為順應政府組織員額精簡的政策,或為因應經營壓力,在人力的運用上皆出現「遇缺不補」的現象,以精簡人力;另近年來廣播產業逐漸由類比系統走向數位化製播,而透過高科技技術的協助,以數位化整合取代傳統人力也將成為趨勢潮流;此二種趨勢都會對電台受僱人員的勞動權益以及工作權產生影響。 在集體勞動權益方面,公營電台受僱人員受限於我國法令的限縮,無法行使完整的勞動三權。民營電台受僱人員雖依規定得行使完整的勞動三權,但廣播產業有組織產業工會者僅有二家,而原因在於:電台內之層級制度削弱受僱人員的集體意識;媒體工作講求的是專業性與個人能力,因此受僱人員對於工會的依賴性並不高;受僱人員對於工會組織普遍存有搭順風車心態;以及我國法令也限制了民營電台受僱人員的團結。
4

台灣地下電台之研究—成因與問題探討 / The Research of the Underground Station

陳美華, Chen, May 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兩、三年來,地下電台以打破媒體壟斷的鮮明定位,以及全民參與的口號,快速打出知名度,並給予瓦解中的廣電體制重重的一鎚。為何一個可以說是處於劣勢的小電台,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席捲台灣,並促使政府正視民眾需求,加速媒體改革,其背後成因著實耐人尋味。處於這個媒體面臨解構的年代,民間與政府都在尋求新的定位,探視地下電台的抗爭、政府開放頻道的政策及輿論的諸多反應,其中隱含著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站在客觀觀察的立場,試著呈現這個有趣又深具啟蒙意義的媒體現象,探討其背後成因與問題,並提出建議,正是本文的研究動機。   本研究為發掘性研究,採取文獻探討、深度訪談及節目表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便針對地下電台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討論,同時並對民意調查的次級資料做進一步分析,以瞭解地下電台的聽眾群。所依據的理論基礎包括電波公有、稀有頻道、言論自由、近用權及多元化等五種。綜合而言,地下電台的成因來自三方面:廣電生態的不平衡、政治環境的漸趨成熟以及整體社會文化環境的配合。根據本研究的分析發現,這一波地下電台大多集中在83年3月至9月間出現,其成立的動機主要有三:突破媒體壟斷、追求言論自由以及出於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或為宣揚自己的理念等;而通常設立一家小功率電台約需花費150萬至200萬。   地下電台的出現固然混亂了電波的使用、引發多起的群眾運動及社會些許的動璗,但不可否認的,它也喚醒政府及民間重新正視一些存在多時的問題。面臨廣電媒體的重組,地下電台在歷經抗爭後,應開始正視自己的存在價值,認真考慮申請合法的可行性,並試著走出地下的圍籬,開拓更多元的發展空間;而政府在處理地下電台的問題時,亦應一改威權時代的作風,以民主、公開、公平的態度,從根本著手,深入瞭解頻道分配、電台換照及地下電台違法法源等種種問題,真正做到主權在民、資源共享,地下電台才有可能化暗為明,也才不會又有地下電視等未可知的非法媒體出現。
5

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之初探研究--以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宏觀電視為例

陳惠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 摘 要 》 當今傳播科技發展速度日新月異,衛星電視、網際網路、廣播、印刷媒介、通訊社等互相結合,擴充效果的情況愈加明顯與頻繁。全球化的風潮促使世界各國的依存度與競爭態勢升高,這股資訊浪潮對傳播工具的改革與傳播媒體的再造,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環顧全球眾多國際傳播媒體,如美國的VOA,德國的德國之聲,英國的BBC,日本的NHK等機構,都結合廣播、電視與網路全球服務,擴大其傳播與影響範圍,也造就他們在國際傳播領域上的重要地位。更有透過全球傳播機構的結盟主張,使自家的廣電節目得以透過衛星或其他國家的當地有線、無線業者做轉播(rebroadcast)服務,以便達到更清楚有效、影響範圍更廣的傳播目的。 不過,檢視台灣的國際傳播機構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與宏觀電視發現,雖然他們也都致力開發新的電子媒介服務內容,但仍舊處於單打獨鬥局面,較之時下國際多媒體合併經營的方式大有不同。尤其陳水扁總統亦曾發表「為協助中國推動民主化,應整合中央廣播電台、中央通訊社等公共媒體資源,成為台灣向國際及中國大陸推廣民主經驗的『台灣之音』,一如美國之音所扮演的國際宣傳角色」的說法。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就是希望以國際上知名傳播機構的經驗並與台灣國際傳媒的現實狀況比較分析,藉以探討適合台灣發展的國際傳播模式,提供未來參考與建議。 本論文架構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國內外國際傳播機構現況分析;第五章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之綜合分析;第六章結論與建議。為了能深入瞭解國內外國際傳播產業的經營型態與現況,並評估台灣國際傳播機構追隨國際趨勢進行整合的可行性,本研究採取四種研究方法,分別為文獻回顧、個案比較、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等方式進行研究。 在文獻回顧部分,第一節「國際傳播的形貌」係針對國際傳播的發展、型態、目的與呈現方式作綜合整理;第二節「全球化下的媒體經營規模與趨勢」係探討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傳播產業所產生的改變與結構調整;第三節「非營利傳播機構的經營與管理」係針對非營利性質的傳播機構經營做探討;第四節相關理論則是選擇與傳播相關之宣傳理論、依附理論以及本研究題目相關之企業購併與組織變革理論探討。 而個案比較與深入訪談的對象,國際部分包括知名的國際傳播機構美國之音、德國之聲、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與日本放送協會,台灣方面則是有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宏觀電視與新聞局。除對以上機構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外,並透過以上機構之工作人員實際訪談,對他們的機構組織、服務型態與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其次再以台灣之情況與之對照,分析台灣傳媒機構與其之差異性,探討可以改變的空間與未來之規劃。至於參與觀察對象設定為中央廣播電台,除因研究者本身參與國際傳播工作外,亦因今日許多國際重要傳媒,最初皆是先由廣播發展,再漸次擴展至電視、網路領域。故鎖定中央廣播電台為實際觀察對象,主要以觀察電台內部之運作、成員認知、組織認同與營運策略方向。 第四章係針對國際上純粹從事國際廣播與國際電視業務的美國之音、德國之聲以及包括兼具國內外廣播與電視服務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與日本放送協會NHK以及台灣的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與宏觀電視予以個別介紹。除針對個別媒體詳述外,並分別從制度面與運作面比較對照上述媒體的國際廣播與電視服務內容,得知國外媒體不僅忠於使命,更有許多獨到經營特色,除在體質、使命與結構上與台灣不盡相同外,資源運用也有一大段差距,但是他山之石的成功營運經驗,亦可做為台灣國際傳播機構現階段與未來營運規劃的參考。該部份分別在第三和第四節中詳述。 第五章係整理在深入訪談中,接受訪問之台灣主要國際傳播機構與主管單位在機構整合議題上的看法,並從不同角度與層面探討如何擴大台灣國際傳播工作的效能。最後在第六章將研究所得做成結論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共獲致下列結論,首先在國際傳播機構的經營現況上: l 科技匯流時代來臨,傳媒界線愈加模糊,單打獨鬥的經營型態無法與合縱連橫模式競爭。 l 建立人力與節目資源分享平台,節省人力與經費支出,將有限的人力、經費、設備做最有效的分配與利用。 l 政府扮演全力支持的角色,但少有政治干預與政黨的操作,以維持個別機構的獨立性與確保報導內容的公正客觀。 l 加強行銷,時下國際傳播機構極力擴充合作與行銷對象,包括與海內外同業結盟以及進行跨業聯盟。 l 重視與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回饋與公共服務。 l 確切掌握人才、資金、行銷、服務、技術研發、政府法令與管理等若干問題,培養永續經營能力。 至於在台灣整合現有機構成立綜合性國際傳播媒體所獲致的結論為: l 新聞局對台灣之音的現階段規劃傾向資源整合平台的建立,而非機構整合。 l 欠缺相關法源支持機構整合。且相關立法還必須兼顧到土地、機器、資金、財產與人員的合併等問題。 l 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問題,牽涉到各單位本位主義,以及組織中的專業人士,對既有權力與既有資源分配產生威脅的抗拒,因此現階段各機構與新聞局仍以維持各機構現狀運作,從事資源整合為目標。 另外本研究亦提出若干建議,首先在未來台灣的綜合傳播機構「台灣之音」方面: l 機構定位宜清楚明確。 l 強化品牌,建立階段性努力目標。可自我期許成為國際社會裡華人傳播圈的BBC、VOA、DW與NHK,同時亦成為國際中接收台灣資訊、華人訊息的不二管道。亦即建立起「台灣之音」的品牌代表性。 l 節目與實質服務內容的加強。為讓台灣在世界發聲、提高台灣能見度,應加強外語節目的播送,尤其應加重英語節目的製播,方能達到國際宣傳,讓台灣在國際曝光的目的。 l 重視未來發展,應重視技術研發與專業管理、媒體人才的培養,以厚植永續經營的基礎。 l 經營成效應公開,取之於國家,用之於國家,應對社會公佈資金運用與經營成效的年報資料以昭公信。 l 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機制與經營團隊,有專業的媒體人負責規劃管理,去除不必要的人事酬庸與政治任命,更要拋卻私人情誼之人事任用,建立媒體與人事的績效評核制度,達到組織再造的功能。 l 加強溝通減低組織變革抗拒力,而組織文化的融合與新精神再造則有賴組織變革後新管理領導階層的能力加以溝通疏導。 另外也針對政府提出若干建議與看法: l 短期內以各國際傳播機構的資源整合為目標,但其功能要確切落實,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否則這項資源整合平台很可能只是成為延遲進行機構整合的託辭罷了。 l 資源整合非長久之計,長期而言,宜謀求設置常態性之綜合國際傳播機構。以追求節省人力、擴大規模、擴大機會與提昇資金配置效益,並減少疊床架屋、單打獨鬥之資源浪費,才能提昇傳播機構之影響力與知名度。 l 宜積極進行同質公營電台整合,但過程應予透明。但其過程勢必遭遇各種抗拒與各方角力,因此整合過程亦應予透明公開,以昭社會公信。 l 法令的修訂速度宜加快。有關傳播機構整合、國內與國際播出方向、公營媒體的頻道調整分配、媒體經營模式等,甚至政府組織再造後與媒體產業相關業務,事權該如何統籌或分配,皆有賴法源依據方可進行。 l 政府應全力支援台灣國際傳播工作進行。其次,結合跨部會合作,積極促成台灣影音媒體在海外的播出機會。第三,建立與國際傳播機構良好的溝通管道與機制,秉持關心但不干預,支持但不左右的立場,協助台灣國際傳播機構建立永續經營的良好基礎。
6

從廣播執照核換發談廣播電台之管理

溫俊瑜, Wen, Jiu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無線電頻率不當使用會導致相互干擾,故需要由政府介入管理。任何人或團體,未經政府或代表政府之機構核准並發給執照,不得設置無線電台,發送射頻信息,是世界各國共同遵守的管制無線電頻率基礎。世界各民主先進國家均深知執照核換發是廣播媒介管理的主要手段,將廣播電台應獎勵或禁止之事項,納入執照核換發的評斷標準,透過電臺執照申請、撤銷與換發等方式,藉以制約經營者之不當使用或未能實現公共利益行為,發揮無線電頻率之最高使用效益,達成頻道資源之管制目的。 鑑於有五個廣播電台經行政院新聞局駁回換照與撤銷籌設許可處分案件,均在行政救濟過程被判處原處分撤銷,致主管機關對於電台的管理無法發揮制約的效果,因而引發探討我國及歐美先進國家廣播電台執照核換發作業及其他相關管理措施的動機,俾了解我國在管理廣播電台上之問題。本研究並將該五個電台歸納成四種情形,探究我國現行廣電法令規範,在換照審議及撤銷廣播電台證照管理上,違反法律保留、比例原則、明確性原則、最後手段性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等不符合行政程序法之一般性原則之問題缺失。 本研究探討頻率稀有論、公共利益理論、市場經濟論、社會價值論、媒介接近使用論及財產權論等理論,並分別研析美國、英國及澳洲的廣播執照核換發作業及相關廣播電台管理措施,發現該三個國家都有獨立負責的委員會,並以法律位階清楚的將主管機關的組織職權、換發執照程序與標準、廢止執照或撤銷許可等加以規定;此外,各國都已採行拍賣方式核配新的商用廣播執照;在換照方面,各國亦多有民眾參與監督媒介經營與換照機制;在經營管理方面,各國均允許廣播執照讓售交易,並以上限管制作為避免所有權集中與壟斷的配套;在媒介接近使用方面,除了保障應有的答覆權及更正權外,並開放一般民眾得申請設置低功率的廣播電台;並特別鼓勵民選公職人員候選人透過廣電媒體宣揚政治理念,在不得歧視任何候選人規定下,使各候選人得以公平、平等的接近使用廣播媒介。 反觀我國的廣播業者使用稀有頻率卻未盡公共利益;主管機關開放廣播電台,引進市場自由競爭制度,卻不允許執照轉讓交易,更缺乏電台多重擁有權上限管制措施;對於為了落實媒介接近使用權而開放的低功率小範圍的廣播電台,主管機關卻認為不符合經濟規模,擬將其整合成中功率的商業性電台;而各國均逐漸將頻率執照准予分租或轉讓交易,我國卻仍停留在執照不得出租轉讓或借貸的思維模式。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過程分析之資料,提出具體的改革行動方案及配套措施與結論建議,其中包括主管機關組織分工與權責整合的改造;執照的核發制度、執照的換發制度等程序與標準之法令修正;引進民眾參與核換照監督機制、允許商用執照拍賣、轉讓交易、輔以多重擁有權上限管制配套、落實民眾與政治人物公平接近使用廣播媒介權益、檢討廢止廣告時間限制、儘速開放數位廣播等有效的管理措施等,以供政府機關參考,並引發學界之共鳴。
7

大台北地區計程車駕駛人收聽警察廣播電臺轉台行為分析 / An analysis of taxi drivers' channel-switching patterns while listening to the PRS in Taipei

林秋綿, Lin, Chiu M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警察廣播電臺台北臺為例,探討身為交通專業電台的警察廣播電台,在面對電視與其他廣播媒體,紛紛加入路況資訊提供的競爭下,是否仍具有其優勢?以因工作需要而必需長時間使用道路的計程車駕駛人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台北地區計程車駕駛人收聽警廣節目的主要目的為何?在什麼情況下容易轉台?節目內容與傳播設備等因素,是否也會影響計程車駕駛人的轉台意願? 研究發現,收聽警廣台北臺節目的計程車駕駛人,只有兩種類型,一種為「計劃型」收聽,另一種則採取「再評估模式」。計程車駕駛人因警廣路況報導正確而收聽,但卻也會因為資訊不夠即時而轉台;收聽時間大多集中在上、下班的尖峰時間。最欣賞的節目主持人,則以「路況報得好、報得專業」最獲青睞,甚至有六成以上的計程車駕駛人會因為喜歡某個節目主持人,而固定收聽其節目;另外,聲音悅耳、節目多元豐富與音樂好聽與否,也是吸引計程車駕駛人是否繼續收聽的重要因素。除了路況資訊的獲得外,計程車駕駛人對於生活資訊的需求,遠高於新聞氣象、綜藝音樂及公共事務。至於車上有無其他音響設備,亦將影響計程車駕駛人的轉台行為。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olice Radio Station (PRS), specifically the one in Taipei, is still necessary since television and many other forms of media provide the same service of traffic broadcasting. The research subjects for this study are Taipei taxi drivers who spend long hours on the road each day. Four questions form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1. What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taxi drivers listen to PRS? 2.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do they switch channels? 3. Does the content of the program affect their listening choices? 4. Does the type of broadcasting equipment affect their listening choic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axi drivers who listen to the programs of the PRS in Taipei. The first kind follows the "planning strategy" and the other kind follows the "re-evaluation strategy." Drivers listen to the PRS for its accuracy of traffic information; however, they will switch to another channel when there is a lack of substantial information being broadcast. Their listening time usually occurs during the rush hours, when they are getting on or getting off work. Drivers primarily prefer anchors whose information is "not only great but also professional." More than 60 percent of the drivers in this study report that they will continuously listen to one program if it is hosted by the anchor whom they favor. In addition, three other factors affect the drivers' listening habits: (1) the voice of the anchor, (2) the richness of the program content, and (3) the quality of the music being played. Besides traffic information, taxi drivers also need or desire to listen to information about other aspects of daily life, than (1) news and weather, (2) entertainment, and (3) public affairs. Finally, one other factor affects the listening behavior of taxi drivers: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more than one form of listening device inside the car.

Page generated in 0.036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