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63
  • 254
  • 9
  • 5
  • Tagged with
  • 268
  • 268
  • 141
  • 104
  • 103
  • 95
  • 86
  • 80
  • 52
  • 52
  • 45
  • 43
  • 42
  • 41
  • 3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單面傳播與兩面傳播之比較研究─熟悉因子與忽略之察覺對傳播效果之影響

王秋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傳播理論學人,常討論傳播訊息(message)內容,單面或兩面何者效果較大問題。雖有不少學者作過實際研究,並對此問題已有重大貢獻,但能夠在理論上對各種現象作完滿之解釋者,尚不多見。 筆者根據我國之文化背景,以不同之研究材料與對象,對本問題重予研究,以求對前人研究所作之解釋,作進一步之說明,俾本問題之研究,在理論上有一更完整之基礎。 至於本文係以研究報告之方式寫成,第一章緒論,介紹本研究之目的、價值及本研題之範圍等,第二章中外有關研究之介紹,係分別介紹何府倫博士與朱謙博士有關單面與兩面傳播研究之先例,第三章構想、假設與方法,則介紹本研究之三項假設與研究方法,第四章實驗之經過,即介紹本研究資料收集之經過,第五章結果與解釋,即資料分析之經過與研究結果。最後第六章總結論,則簡要歸納本研究之結論。 本研究原承恩師朱謙博士指導,無論在思想、觀念之啟發上或在方法細節之指點上,均賜益良多。後因朱博士出國講學,改請梁尚勇博士多方賜教,始克完成。而研究進行期間,本校漆敬堯教授會不吝指正,台北市師大附中及成功中學各有關班級之師生亦予以拙作密切之合作,謹此一併致以最懇切之謝意。 研究生 王秋土撰
2

大眾傳播媒介反映國人現代性的研究—報紙第三版的內容分析

蘇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於明瞭目前台灣社會生活特質是否已趨向現代化發展,同時探討這種發展速度在各層面是否不同;及大眾傳播媒介是否因選擇新聞差異,反應不同的現代性特質。 中央日報、聯合報與中國時報是本研究藉以探討台灣現代性的傳播媒介,並以這三家報紙民國六十七年全年及六十八年一、二月報紙中第三版的內容為調查分析的對象。因為時間與金錢的限制,僅能就這段期間的所有第三版抽出一五九份,作為研究的調查樣本。三家報紙的第三版包括有新聞報導與專欄,這些資料主要是有關發生於台灣社會的事件與問題。在一個變遷中社會,現代性發生與傳統性的改變,將會顯示著問題與事件,因此,第三版的內容是探討台灣社會,現在階段之社會秩序的一種有用來源。 資料分析過程,以百分比說明現代性與傳統性取向,以凱氏平方說明二者差異,並用列聯系數觀察現代性與其價值指標的關係程度(傳統性亦然)。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社會的生活特質已趨向現代性發展,傳統性特質在減弱中;這種發展在各個社會生活特質層面的程度並不一致;參與、成就與時間觀念的現代性取向較多,而理性及效率之現代性發展仍未顯著;三家報紙中,以中央日報反映現代性最為強烈,聯合報與中國時報較弱。同時正時間、參與及成就觀念之現代性反映,三家報紙尚能一致;在效率與理性特質卻不甚一致,中央日報的效率反映趨向現代性,聯合報與中國時報趨向傳統性:理性方面中央日報及聯合報趨向現代性,而中國時報趨向傳統性。 三家報紙因本身之目的與性質的差異,影響了它們對於現代性與傳統性的報導有不同的強調。這可能影響媒介促進現代性發展的協調步驟。又現代化中兩個重要層面「效率」與「理性」的發展仍嫌不夠,媒介似應發揮其增強的功能,以加強它們的發展。
3

台北市國中學生社會化行為與傳播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人格特質代表社會化行為的研究

林紅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台北市國中學生的人格特質(包括人格適應和學業成就動機)與其傳播行為的關聯性。 人格特質量表係採用少年人格測驗和學業成就動機測驗,傳播行為問卷係參考各有關研究,加以修訂編成。 受試為自台北市八所國中抽出的七百九十五名學生。 統計時,以百分比求出樣本的分佈型態,並以簡單相關分析測度自變數與應變數的關聯程度。 本研究發現,個人之人格特質對其傳播行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媒介內容的選擇和媒介的喜愛次序上,而對其媒介接觸頻率和時間較少影響。
4

隱私權(亦稱寧居權“Privacy”)與大眾傳播之研究

吳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隱私權是一個新的名詞,在英、美稱為Privacy,英文的解釋為: —The Stato or Condition of being withdrawn from the society ofothers, or form public interest. Seclusion. —Absence or avoidance of publicity or display. 也就是說包括「從社會或公眾事物中退卻的形勢」、「隱居」與「避免暴露於公眾」的意思。 Privacy譯成中文,很難找出一個完全恰當的名詞,有人翻成隱私權,隱秘就是隱私而不公開的意思,也有人翻成寧居權,寧居就是安寧生活、不受干擾的意思,事實上,究諸Privacy的本意,既含有隱私的意義,也含有寧居的意義,因此我們認為將這兩個名詞並列,似乎更能表達Privaoy的意義。 為了名詞統一,下文提到的Privacy概以「隱私權」表示,事實上,有些場合可能還是用「寧居權」比較恰當。 隱私權的基礎在於「單獨而不受干擾的權利」(the xight to be Letalone),它是從個人的自由權、財產權、追求幸福等權利中演化出來的,因為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除了參與公共事務與公共生活的部份外,他還應該能夠保有自己的私生活,不受他人干擾。 在英美法律中原來並沒有隱私權(Right of privacy)一詞,至一八九○年,兩位法學家布蘭蒂斯(Louis D.Brandeis)和華倫(Samuel D. Warren)在哈佛大學的「法律評論」上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指責黃色新聞侵犯了「個人私生活的神聖界限」後,這項隱私權才真正受到廣泛的承認。 在民主社會裡,人民有「知的權利」(Right to Know),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新聞自由即被擴展到極大的限度;同時,人民也有保護他個人私生活安寧、不受他人干擾的權利,這也就是所謂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由於人民有這兩種不同的基本需要,既要知道更多的事情,又要防止別人知道自己的隱私,如何保持這兩種權利至適當平衡的程度,則是值得詳加研討的問題。 隱私的保有與消息的傳播是互相矛盾的,消息傳播的越廣,則其隱私保有的程度即越小,因此,大眾傳播事業對於隱私權的影響也最大,如果從事大眾傳播工作者,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廣告等,侵犯了一個人的隱私權,其所造成的損害就比其他個人所造成的損害要強烈而深遠得多,大眾傳播工作者實不可不注意及此。 隱私權自一八九○年創始至今,還不到一百年的時間,美國現在雖然多數的州已經承認隱私權,有的州也予立法保護,但也有某些州還沒有正式承認這項權利,只是在別的法律中間接予以保護。 我國在法律上也沒有隱私權這一名詞,可以引用的只是憲法、民法、刑法及其他法律上的有關規定而已。 由於隱私權到目前還沒有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階段,各國法律對於隱私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舉凡與個人的私有權利有關的事務都在討論的範圍之內,如一個人的姓名、肖像、信件等等所牽涉的事務,以及侵入住宅、竊聽談話、破壞契約等所引發的問題,都被認為與隱私權有關,本文由於篇幅所限,所討論的主要是與大眾傳播有關的隱私權部份。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的自由與權利受到積極的保障,隱私權是人格權的一部份,可說是一種基本人權,自應受到合理的保護。目前,我國的法律並沒有隱私權這一名詞,學術研討的領域中「隱私權」也是默默無聞,更沒有關於隱私權的事著,大多數國人對隱私權尚無所知,自未能從法律上尋求保護其個人的這項基本權利。這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來說,實在是一個缺憾。因此,作者試就隱私權做一整體之介紹與研討,期能使隱私權也在我國引起大家的注意,使人民不失其應享之權利,使大眾傳播工作者更能尊重人民的這項基本人權,這也就是作者寫本文的主要目的所在。 同時,作者還要說明的,隱私權範圍很廣,不是一兩條法律條文所能概括的,有些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在法律上未能予以懲罰,尤其在大眾傳播的領域中更為常見,這些行為雖然在法律上未予懲罰,但是基於大眾傳播的社會責任,作為一個記者或其他大眾傳播工作者,仍應該有所不為,尊重他人的權利。因此,本文除了就法律的觀點來討論隱私權外,並著重於大眾傳播的社會責任,希望大眾傳播工作者,在處理牽涉到個人隱私權的問題時,除了考慮法的觀點外,並同時注意道德的立場。
5

從金龍少棒隊奪魁看傳播影響台北市國中學生的行為

林小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眾傳播的研究領域包括傳播者、受播者、傳播內容、傳播通道及傳播效果等方面,因此「甚麼人用甚麼方式,向誰說了些甚麼話,產生甚麼效果」等問題,遂成為一般研究大眾傳播學者的鑽研對象,通常研究者僅就其中某部份進行探討。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是以台北巿公立國中學生為限,形式上,以中華金龍少棒隊在美奪魁的事件,做為研究調查的主題,實際研究的重點,是從事實及理論的方面著手: (甲)在尋找事實方面,筆者希望能對一般國中學生使用媒介的情形有所瞭解,進一步知悉該受播群接觸媒介的動機,及其接觸不同媒介的情形,那一種媒介是他們用以獲得消息的主要來源,那一種媒介是他們最想接觸的。 (乙)在探討理論方面,本文的重點是:求證一般國中學生接觸一種媒介和多種媒介的關係,及媒介報導訊息,是否會影響受播者的意見、行為。
6

大眾傳播媒介對台灣區選舉結果之影響—報紙為洪炎秋助選之效果研究

林安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

大眾傳播之電影

林倖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8

電視對於農民態度的影響

林惠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眾傳播在現代化過程中的角色,是近年來學者與政治家所關注的問題。Lerner 一研究□,發現傳播發展,在一個傳統社會邁向現代化中,協助過渡時期的進展。最近,schramm指出在國家發展中,傳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 在現代化過程中,大眾媒介的重要性在於它們的獨特能力(unique ahility),即能把知識和消息傳給迄今仍未能接觸的大多數人民。但是重要的是,大眾傳播被認為文化轉變的一有力推動者,它能破除傳統人民的孤立之骨殼,把外界引到他們門前。由於它指引人民生活應該如何,大眾傳播被相信有能力刺激他們自己的求改進的慾望。這慾望可能就是邁向現代化的先決條件之一。 有關變遷(change)和發展(development)的研究多數係相關性的(correlational)。因為要把所必須的試驗條件帶到一個正在發展國家,是件難於辦到的事。在前兩年台灣提供了一個近乎試驗環境的情況,可供觀察大眾傳播對現代化的某些效果。 一九六二年底,實鳥開始有第一個電視台。到一九六三年末。台北市有兩萬戶已有電視機。但是,在離開首都不遠的鄉村,在許多方面鄉間生活仍如二十年前一樣。把電視機裝置在落後的鄉下地區附近,使得人民能來觀看,這樣就可以研究電視對農人的生活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比較他們未看電視前與看電視後的慾求,社會行為和冷漠。便可能指示在一個中國文化環境□電視所能引起的變化。 方法 離木柵國立政治大學乘汽車約十五分鐘時間的深坑鄉的四個村,是這次調查研究的地點。與外界頗為隔閡。居民幾乎以耕田為主;少數還擁有竹園或小茶山。在空閑時,一小部份的農人到附近煤礦工場打雜。居民都講台語。 在電視機未裝置前,一共訪問了二四四人。電視裝在村□農人較方便的農家□。最初,學生訪員每晚都到□開電視機,並教導保管的農人如何使用。以後,平均每三個星期到村□去視察。過有電視機發生毛病,立刻請人修理。電視機每晚都開。電視機放有一年多之後。再作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訪問。這次訪問分為有來看電視的與沒有來看電視的兩組。 問卷所包括的問題都是選擇題。對於農人的回答係依內容分析技巧二分為兩類,凡答案傾於現代化(modoernity)的計一分,傾於傳統的(traditionaliam)計○分。前後兩次的測量都用同樣的問卷與計分辦法。 結果 資料指示,在一個落後而關閉的傳統社會□,教育而非金錢,報紙而非廣播,是兩個能影響人民的因素。在他們觀念□,一個人是否有前途,決定於他「識字」與否。一個「不識字」的農人,他對什麼都表現無知,不敢對生活有何企求,也不敢參與任何社交活動。一句話,他感到無能(impotenoy)。其次,農人看報紙重於廣播,這似乎源於歷史與文化的成份很大。對他們而言。文字是神聖的,不可侵犯的。在民間有一風俗,大人對於小孩拿報紙或其他文字紙張當做衛生紙都禁止的。他們的理由是:「拿報紙去擦屁股,將來就不識字,而做瞎目牛了。」反之,他們對廣播可能認為它主要是娛樂的供給者。 看子十二多月的電視,並未能幫助農人消除他們的無能之感,刺激他們準備多加努力,改善生活,加強信心。其次,也看不出電視能使農人更積極於社會參與,以及提高和延伸他們的關切懷抱。這些主要因素為本研究受制於取樣與觀察的時間。 但是,資料顯示,看電視的農人與不看電視的農人畢竟有些不同。看電視的人需求改進,不看電視的人則否。但是,看電視的人與不看電視的人一樣,未能從電視節目的內容認識到它係求改善的一種刺激,而認為那些節目只是使他們單調生活增樂趣。 關於社會參與,看電視的農人與不看電視的農人並無不同。 最後資料指示,看電視的農人對與自己本身有立即關係的問題。比較具有關切之心,不看電視的人則否。但是,對於涉及與本身關係較為疏遠的事情,看電視的人與不看電視的人沒有差別。這與他們的教育程度有關。 從農民對電視的反應來看,可發現:本研究的三個假設之未能得到全部的印證,有其客觀條件的限制。即現有的電視節目內容絕大部份是娛樂性的,尤其是台語節目。台視的節目,至少其台語部份,似乎不像本研究所設想的大眾媒介那樣含有相當份量的有助於激發改變的「知識與消息」(informative)材料。換句話說,本研究中農民所接受的電視內容也許缺乏一般大眾媒介的「助變」特性;其對農民的功能,也許類似地方戲刮,只是為他們提供了一條新的「逃避」現實生活的出路。國語及英語節目,雖然含有有較多的新聞及教育性的內容,理應能產生一些「助變」作用。但多數農民因語言隔閡,不看此類節目,或者看了但不完全明白,結果大大地限制了他們接受深藏在節目□的親親念和價值標準。不僅如此,農民最喜愛看台語古裝劇,此一類節目的主題思想,大都傾向於保持或強調傳統的本土文化,對農民可能有加強依附傳統而抵抗改變的作用。 其次,農民的反應顯示電視是受歡迎的。這是研究電視效果的一個鼓舞指引。因為如果農民根本就不喜歡這新鮮的傳播媒介。那麼就無可能透過電視去促使農村社會進化。現在農民表示喜歡電視,同時更期望它扮演一個積極性的角色-播映更多的知識與教育節目,提供改進生活環境的途徑和機會,使得他們對將來具有信心。當求改進之心提高時。一個農民就不會再完全地滿足現狀。他要去加倍的努力與奮斗,務使有所成就。如此相激相盪,整個社會因此開始轉變。 無論如何,本研究所得的結果,都必須認為是不完全的(inconolusive)和暫時的(tentative)。這僅是個試探研究(pilot study )。深一層的周密探索仍有必要。
9

兩岸傳播媒體交流之研究

楊以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傳播媒體一向被視為大眾感官的延伸,也被視為大眾與社會之間的橋樑角色,就是意味著傳播媒體應只是傳播資訊,而不做主觀的介入。新聞傳播旨在反應社會動態,使大眾得以認知其所生存的環境,故需保持客觀。而新聞傳播媒體如僅強調傳播新聞,而不顧新聞價值對閱聽大眾的感染影響,會使得新聞傳播成為惡質傳播,而導至社會品質的墮落和惡化;傳播媒體會受制於用以展現客觀事實的資源,例如篇幅、傳播技術、播出時段與傳播工作者的素質。兩岸傳播媒體只是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次系統,常會受制於其他更強勢的次系統,例如政治、經濟與社會體制,本文所指兩岸傳播媒體交流係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政治實體的傳播媒體交流往來互動的狀況。 台灣政府為推展兩岸傳播媒體交流,自1989年起採取一系列開放媒體採訪之措施 來彰顯新聞自由,並作種種努力,希望藉由傳播媒體交流來加強兩岸人民的認識與了解。本研究試圖以文獻分析法了解兩岸傳播媒體交流的過去、現在,進而描述、預測未來的願景,並藉以達到(一)將兩岸傳播媒體交流之重大事件依發生時序進行文獻之閱讀與分析,以了解事件發生之背景、過程與後續發展。(二)對兩岸政府決策之層級、機制與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分別從政策面與制度面研究雙方對於傳播媒體交流事件之決策機制運作模式。(三)對兩岸傳播媒體交流所產生之正、負影響進行評估,以探討對於國家安全之影響。等三項研究目的。 中共「國務院」在1989年9月頒布「關於台灣記者來大陸採訪的管理辦法」對台灣記者到大陸採訪的申請、管理、接待等事項,規定得極為詳細。從這份對兩岸傳播媒體交流的法規限制,即可看出中共方面對台灣記者在大陸的採訪視為一項極富政治色彩的工作,而台灣政府在兩岸傳播媒體交流的管理方向就顯得較為寬鬆,行政院新聞局及大陸工作會報所訂定的管理辦法,是以規範台灣新聞從業人員前往大陸之採訪為主,注意事先的申請、報備。對於大陸新聞從業人員的來訪,則較偏重技術性、實質性的問題。 兩岸傳播媒體交流的過程中,因政治理念與意識形態落差太大,故相互指責對方阻撓的時間和精力,遠大於去突破和充分利用已經可以交流的管道和機會來發揮其最大的交流功能,因此多次、大量、不斷的申請就是打通管道的最好方法,如果不能來就多去,如果不能來也不能去就到第三地交流。總之以現階段而言,交流本身就是目的,兩岸的文化人士不應該放棄任何交流的機會,如此才能使傳播媒體交流中「政治因素」的干擾降到最低,然而不可否認雙方的媒體都無法跳脫內在與外在政治面的影響,但更値得強調的是,在政治的影響下,兩岸的媒體卻都經營出一塊「非政治的空間」。不過,大陸媒體所謂的「非政治空間」,其實政治上的作用還是占極重要的部分。而就台灣媒體而言,新聞工作者的文字則呈現多樣化的面貌,不論媒體立場如何,多數的論點都希望台海兩岸能維持一個安全理性與和諧的關係。 全球區域整合與競爭已是世界潮流,拋開政治議題不談,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的整合,已成大勢所趨。本文從整合作為研究途徑,發現兩岸傳播媒體交流,亦在兩岸經濟社會的整合發展下,尤其是經由兩岸人民及第三部門的推動下,正在快速密切交流,某些事務還走在兩岸主管機關之前。從純傳播媒體交流角度來看,實屬審慎樂觀的好現象,但從統獨議題或國家安全角度觀之,兩岸政府從中所做的規範,卻相對制約兩岸傳播媒體的交流,對海峽兩岸民眾互動了解,彼此觀摩學習均有負面的影響,如何適時扭轉政治氣氛,持續順利推展傳播媒體交流活動,正考驗著兩岸主管機關及決策高層的智慧。
10

從書籍出版分析台灣傳播學的發展(1947-1999)

許峻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對台灣傳播學學術發展史的研究,偏重於分析傳播學專題研究、博碩士論文與期刊論文等三種研究成果,呈現出來的傳播學發展趨勢。在傳播學書籍的出版方面,欲遲遲缺乏研究,填補這一段空白的傳播學書籍出版史,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作為一個研習傳播學的學生,在學習傳播學的基本知識理論,據以向外探求研究人類傳播的各種現象後,對於自身依據的學門基礎與過往發展,不免產生一般濃厚的好奇心,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傳播學者陳世敏在檢討傳播學門入門科目,精闢地指出知識史對學門的重要性,以及他在分析過程中呈現出對傳播學學門建設工程的熱情,是促發研究者以冷闢生澀的傳播學知識出版史,作為研究課題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自政治大學圖書館所有館藏中選取與傳播學相關的分類號後,從中篩選出一九四七年到一九九九年,在台灣以中文印刷形式出版的書籍,共計一千六百四十三本。 研究者建構「內容主題」、「作者背景」、「出版單位分類」、「書的性質」、「原創程度」等類目,並依照台灣各大專院校建制傳播與新聞科系的時間劃分「年代分期」,依據內容分析歸類的結果,利用統計方法的次數分配與交叉列表,從書籍的出版分析傳播學在台灣的發展。 次數分配統計結果發現,近五十年來台灣在傳播學書籍的出版成果,主題以媒介實務與新聞專業技術、廣告與行銷等兩類居多;來自傳播實務界的作者,在對傳播學書籍數量的貢獻上拔得頭籌,在大專院校專任教職的傳播學術界人士居次,可見傳播學由新聞實務界研究新聞學衍生而來的濃厚實務性格;書籍的出版總量則遲至一九六一年後,才突破每年十本關卡;書籍以創作居絕大多數,翻譯的書籍還不到兩成,書籍的性質則以專論最多,教科書次之;出書最多的出版單位為一般商業性出版社,但非營利的新聞專業團體或基金會,如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廣電基金與嘉新水泥文化公司基金會,在不同年代迭有貢獻。 交叉列表結果顯示,各年代分期中,前述在總量上居大宗的傳播專業技術書籍仍然高踞不下,早期先是新聞專業技術書籍佔絕大多數,到了晚期,廣告、行銷與消費行為的書籍取而代之,形成傳播學書籍的熱門焦點主題;傳播學界與傳播實務界在書籍著作的主題方面,呈現相去不遠的趨勢,大致都偏好以專業技術或大眾傳播為主題,顯示台灣傳播學界仍待加強深耕基礎的學術主題—如傳播理論、傳播哲學與研究方法等。 出版單位與內容主題的交叉分析顯示,學術單位在傳播理論、研究方法與傳播哲學等三個領域的出版數量,不如一般商業出版社豐碩,學術單位出書的主題仍以新聞學與新聞媒體、大眾傳播、媒介實務與新聞專業技術為大宗,與一般商業出版社並無不同的出書取向。 書籍的性質與作者背景的交叉分析顯示,以傳播學術研究為專業的大學專任教師,偏好教科書的撰寫;以傳播實務工作為專業的人士,則雅好翻譯傳播學書籍,其翻譯書籍比例佔所有傳播學譯著的一半,學術界人士翻譯的傳播學書籍僅佔譯著比例的三成三。 本研究建議,國內傳播學界未來應更致力於傳播學學術基礎工程的建設,首要之務為加強傳播思想史、傳播理論等主題的研究,奠定學術根基;同時組成研究團隊長期分析傳播學的發展,並藉此累積學門自身的歷史與研究成果,供學門內外的研究者分享;最後應在出版體制上成立大學出版社,或委託學術出版社系統地出版傳播學書籍,讓學理性較高的學術書籍,有適當的管道向外傳播。

Page generated in 0.02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