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1
  • 1
  • Tagged with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從書籍出版分析台灣傳播學的發展(1947-1999)

許峻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對台灣傳播學學術發展史的研究,偏重於分析傳播學專題研究、博碩士論文與期刊論文等三種研究成果,呈現出來的傳播學發展趨勢。在傳播學書籍的出版方面,欲遲遲缺乏研究,填補這一段空白的傳播學書籍出版史,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作為一個研習傳播學的學生,在學習傳播學的基本知識理論,據以向外探求研究人類傳播的各種現象後,對於自身依據的學門基礎與過往發展,不免產生一般濃厚的好奇心,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傳播學者陳世敏在檢討傳播學門入門科目,精闢地指出知識史對學門的重要性,以及他在分析過程中呈現出對傳播學學門建設工程的熱情,是促發研究者以冷闢生澀的傳播學知識出版史,作為研究課題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自政治大學圖書館所有館藏中選取與傳播學相關的分類號後,從中篩選出一九四七年到一九九九年,在台灣以中文印刷形式出版的書籍,共計一千六百四十三本。 研究者建構「內容主題」、「作者背景」、「出版單位分類」、「書的性質」、「原創程度」等類目,並依照台灣各大專院校建制傳播與新聞科系的時間劃分「年代分期」,依據內容分析歸類的結果,利用統計方法的次數分配與交叉列表,從書籍的出版分析傳播學在台灣的發展。 次數分配統計結果發現,近五十年來台灣在傳播學書籍的出版成果,主題以媒介實務與新聞專業技術、廣告與行銷等兩類居多;來自傳播實務界的作者,在對傳播學書籍數量的貢獻上拔得頭籌,在大專院校專任教職的傳播學術界人士居次,可見傳播學由新聞實務界研究新聞學衍生而來的濃厚實務性格;書籍的出版總量則遲至一九六一年後,才突破每年十本關卡;書籍以創作居絕大多數,翻譯的書籍還不到兩成,書籍的性質則以專論最多,教科書次之;出書最多的出版單位為一般商業性出版社,但非營利的新聞專業團體或基金會,如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廣電基金與嘉新水泥文化公司基金會,在不同年代迭有貢獻。 交叉列表結果顯示,各年代分期中,前述在總量上居大宗的傳播專業技術書籍仍然高踞不下,早期先是新聞專業技術書籍佔絕大多數,到了晚期,廣告、行銷與消費行為的書籍取而代之,形成傳播學書籍的熱門焦點主題;傳播學界與傳播實務界在書籍著作的主題方面,呈現相去不遠的趨勢,大致都偏好以專業技術或大眾傳播為主題,顯示台灣傳播學界仍待加強深耕基礎的學術主題—如傳播理論、傳播哲學與研究方法等。 出版單位與內容主題的交叉分析顯示,學術單位在傳播理論、研究方法與傳播哲學等三個領域的出版數量,不如一般商業出版社豐碩,學術單位出書的主題仍以新聞學與新聞媒體、大眾傳播、媒介實務與新聞專業技術為大宗,與一般商業出版社並無不同的出書取向。 書籍的性質與作者背景的交叉分析顯示,以傳播學術研究為專業的大學專任教師,偏好教科書的撰寫;以傳播實務工作為專業的人士,則雅好翻譯傳播學書籍,其翻譯書籍比例佔所有傳播學譯著的一半,學術界人士翻譯的傳播學書籍僅佔譯著比例的三成三。 本研究建議,國內傳播學界未來應更致力於傳播學學術基礎工程的建設,首要之務為加強傳播思想史、傳播理論等主題的研究,奠定學術根基;同時組成研究團隊長期分析傳播學的發展,並藉此累積學門自身的歷史與研究成果,供學門內外的研究者分享;最後應在出版體制上成立大學出版社,或委託學術出版社系統地出版傳播學書籍,讓學理性較高的學術書籍,有適當的管道向外傳播。
2

新聞專業主義在中國 : "新聞調查"個案硏案 = Professionalism at work : the case of "New Probe"

張專, 01 January 2003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傳媒"越軌"在中國 : 以《南方週末》為例 = Media "deviance" in China : the case of Southern Weekend

李小勤, 01 January 2005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02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