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新聞論述建構之馬英九語藝視野

馬英九擔任市長時遭逢多次危機事件並因此受到非議,但施政滿意度依舊居高不下,此現象促使本文關注媒體於其中扮演的角色,試圖透過新聞報導的分析,重建媒體觀看「危機事件中的馬英九」的視野,並解讀其中的意義與真實。

本文採取語藝觀點,運用Ernest G. Bormann所提出的幻想主題分析與符號輻合理論,分析聯合報與自由時報於2000年到2004年間「危機事件中的馬英九」相關報導。試圖探究新聞媒體所建構的語藝視野,其次,探討讀者投書是否會對新聞有所覆頌,以重建媒體與閱聽人所構成的語藝社群,最後,比較兩報語藝視野的差異,追溯其背後的政治社會脈絡,期對「馬英九現象」的研究有所開拓。

研究結果顯示,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報導的「危機事件中的馬英九」相關新聞,分別出現重複的戲劇情節,具有特定的幻想主題,並且可歸納成幻想類型,最後分別建構不同的語藝視野,其中聯合報是「困境中崛起的新領袖馬英九」,而自由時報是則「馬英九美好表象背後的危機」。從兩報的語藝視野,可發現其與當時的政治社會脈絡相互呼應,並且使用特殊的修辭與文體增進戲劇幻想的傳播。而由讀者投書的檢驗,也確認了讀者確實對新聞論述有所覆頌。除此之外,從兩報迥異的場景、角色設定,以及相互競爭、對立的語藝視野,也可追溯到兩報互為極端的政治立場。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2520151
Creators鄭又銘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