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現代中國神話學研究(1918~1937)

本文主要論述從1918年至1937年這段時期間,中國神話學的建構過程。本文的研究方法偏向於從學術思想史方面的考察 ,亦即從當時的學術脈絡當中,尋找中國學者對「神話」一詞的運用情形,看他們是如何受到時代思潮的影響,而對「神話」產生不同的詮釋與研究。此一研究方法偏向從整個學術動態的角度來觀察神話學的建構過程,將神話學此一學科的早期發展,視為當時不同的學科之間互相激盪的成果。因此筆者企圖從民俗學、史學以及文學這三個不同學科的視角,探討此一時期的神話研究之發展。然而所謂的學術史研究,乃是對於某類對象已有研究的再研究。 如果從此一角度理解,便可發現當時以神話為對象的研究狀況,實是相當紛雜的。原因在於,神話學在一開始並不是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而是被置於各個學科的脈絡裡被研究。因此,神話在民俗學當中,往往被置於民俗遺留物的位置;而在史學當中,則被視為是一種史料(可且經常是可疑的史料),而在文學研究當中,神話則是以其在文學史的位置受到學者的重視。可以看出此一對神話學建構的過程,從來不是一個處於封閉的狀態,而是向各個學科開放的。因此當時從各個學科的角度對神話從事探討,正是為神話邁向一門獨立的學問,而各自提供了發展的養份。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1510061
Creators鄧賢瑛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