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完全中學為例

教育部為提昇高中教育品質,增進教育資源充分運用,滿足國中學生就讀高中之需求,促進教育發展的區位平衡與學校社區化,增加高中生容納量,乃積極研議試辦完全中學;台北縣於八十四年至八十七年陸續成立十三所完全中學,十三所皆由國中改制而成,改制後的完全中學面臨國、高中新舊文化的衝擊、資源分配的爭議、行政工作的壓力及國、高中管教問題的困境等問題。本研究目的是想了解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的現象、完全中學國、高中教師在面臨以上衝擊產生的人際衝突及解決人際衝突的機制。
本研究為研究方便,選擇都會區的一所完全中學為研究場域,研究參與者包括校長、主任、組長、國中教師、高中教師及離職教師,採質化方法進行研究,資料主要來源包括訪談紀錄、觀察記錄、會議文件等。
本研究經歸納分析得到以下結果,在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的現象方面包括:(一)完全中學國、高中教師互動的現象:國、高中教師互動的機會很少、完全中學國、高中教師彼此的心結很重、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人際的困境。(二)完全中學教師人際衝突的現象:因空間的爭取而產生的衝突現象、因資源分配不均而產生不滿的現象、因認知的不同而產生爭執的現象、因溝通不良而產生的抗拒現象。
完全中學教師人際衝突的原因包括:(一)在物理環境方面有:資源分配不均是關係緊張的潛在因子、空間的不當規劃造成人際的疏離。(二)在學校制度方面:人情關係與制度的建立影響人際關係、行政工作的壓力產生的人際困境、完全中學國、高中教師不同次級文化及其衍生的人際問題。(三)在心理認知方面:不良的互動起因於彼此的心結、本位主義及利益導向是溝通的障礙、不同的認知導致彼此的不滿。
針對以上人際關係的現象及人際衝突的原因,本研究歸納出解決人際衝突的機制包括:(一)突破空間資源障礙的機制包含:增進資源分配公平性、突破空間障礙的機制。(二)建立和諧校園的制度文化包含:尊重傳統文化,發揮學校穩定力量、建立制度文化,激勵學校進步的力量、分工合作,促進行政工作的績效、發展學校特色,增進教師對學校的認同。(三)解除心理障礙的機制包含: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學環境、建立定期的溝通管道、增進老師間彼此的了解、增進交流,解除本位心理及階層意識、解除威權心態,促進行政人員與老師間的和諧、善用行政管理的解決策略。根據本研究結果及結論分別就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91NCCU0802012
Creators鄒慶德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