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共改革開放之後西藏傳統文化之變遷與發展─以前藏地區之天葬與藏戲為例

本研究是筆者於自2004年4月18日至10月28日期間,在西藏自治區首城拉薩與墨竹工卡縣的「直貢替寺」之訪問、面談、觀察以及獲得的資料依據。筆者訪問此直貢替寺的動機,除了基於個人對直貢替寺的好奇與興趣外,還有四項客觀的動機:(一)學界對於西藏研究,偏向以歷史與政策為主題,少有對於西藏民間傳統文化之研究,而傳統文化為民族之命脈,也是瞭解該民族的入門。(二)透過對於當代直貢替寺的寺院研究,可以瞭解當代沒有封建制度作依附的藏傳佛教寺院,他們在各種生活層面是如何為了適應新環境,建立了何種機制,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當前藏族寺院及僧人的情況。(三)對於一些古老的佛教思想,經由實地寺院的調查與研究,而可以更加明白佛教教理是如何融入藏族僧人的生活,以及它在社會所扮演的功能及其影響。(四)目前學者對於藏族史的研究,仍停留在研究成功者的歷史,如薩迦、帕竹政權如何興起,格魯派如何建立甘丹波章等,卻忽略了直貢噶舉派這種「屢戰屢敗」的強勁地方勢力,然而,透過研究類似直貢這種歷史上的輸家,卻往往可以補足藏族歷史中懸而未解的迷團。直貢替寺在整個藏傳佛教中,一直具有指標性的意義與價值,卻為人所忽略。
實際上,藏族的傳統文化概念和範圍是相當多元。其中,筆者認為藏族的「天葬文化」、「藏戲文化」則是藏族社會裡非常核心的傳統文化。
肯定地說,此傳統文化是十分反映著藏族的心理狀態與他們的心聲。該特殊性的傳統文化領域裡我們會發現他們的精神與生活內在規律,同時我們可以肯定地把握住一向貫穿藏族社會的核心體系。
因此,本論文集中的焦點探討即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中的藏族「天葬文化」與「藏戲文化」之變遷與現況。同時,在全球化浪潮的客觀環境裡,筆者希望透過本主題研究,一方面探尋和闡釋其藏族傳統文化隱藏著的原始含意,尋找某種規律性,另一方凸顯出藏族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和價值所在。
筆者希望藉此研究,除了瞭解藏族傳統文化的價值以外,並對西藏的社會內在規律做瞭解,期能對西藏文化內涵做更深一層的體認,以作為認識西藏文化的另一個基礎。
筆者出生的國家—韓國,對於藏學的研究仍停留在起步階段;因此,筆者撰此論文,亦有拋磚引玉之意,除為了在韓國學界中提供微薄貢獻外,也期望相關學者見此拙作之後,群策群力,共同為藏學發展而努力。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2615072
Creators沈赫周, SIM ,HYUK JO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