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業的產品生命週期日短、利潤趨薄,再加上採購與生產的全球化,使得電腦業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比其它行業來得更複雜也更重要。面對環境的快速變動與地理涵蓋範圍的擴大,電腦業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應付,廠商若想脫穎而出,獲得更高的利潤,勢必要有一些新的管理方式、新的作業制度。國內關於電腦業全球供應鏈的文獻相當缺乏,本研究希望藉由個案公司的深入探討,對電腦業的供應鏈管理作法有進一步瞭解,並試圖找出成功廠商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
1.台灣電腦業製造廠、組裝廠、研發據點的佈局與考量因素為何?
2.台灣電腦業運籌管理的採購策略、物料管理,以及為配合全球運籌,生產方式有何改變?公司的全球運籌模式為何?
3.台灣電腦業選擇供應商的標準為何?供應鏈管理下廠商與供應商的互動關係為何?
4.與供應鏈管理有關的資訊系統如何幫助台灣電腦業進行內部資料整合與外部資訊交換?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包括:
1.據點選擇
不同性質據點在進行據點位置選擇時會有不同的考量因素。製造據點選擇大陸、東南亞主要是考量人工成本、土地取得成本,選擇墨西哥、英國則是為了接近美、墨市場,就進服務客戶;組裝據點則會選擇接近市場、接近客戶的地方;研發據點會以美國矽谷為優先。
2.運籌管理
◆ 採購:原物料特性不同或公司有不同的決策考量會有不同的採購策略。組裝廠所需要的零組件因為各廠大同小異,所以會由總公司集中採購,但授權給各組裝廠個別下單;製造廠所需要的零配件因為各地需求不大一樣,而且需要供應商密切配合,根據製造廠需要做適度需改,所以會授權製造廠自行採購。
◆ 物料管理:零組件特性不同會有不同的供貨方式考量。產品生命週期長、變化少的零組件以海運方式運送,降低運輸成本,並希望供應商預先出貨到組裝廠附近倉儲;產品生命週期短、產品變化少的零組件以空運出貨,增取時效;產品變化快、價格變動快的零組件則由組裝廠在當地採購,避免跌價風險。
◆ 生產方式:製造、組裝的分離,必須有一些配合性的創新方法,而這些方法可能是透過產品的重新設計或是制度的調整配合,包括:模組化的產品設計、採用共用零組件、簡化電腦組裝拆卸、設計一套標準的作業程序、差異化部份儘量延後組裝。
◆ 運籌模式:主機板製造廠以空運方式將主機板運到組裝廠,而一般零組件供應廠,如監視器、鍵盤則以海運方式預先出貨到組裝廠附近倉庫,組裝廠會先進行部份的電腦組裝,等到客戶下單後,再組裝上當地採購的關鍵零組件,組裝完成後,直接送往客戶指定的顧客手上。
3.供應商管理
◆ 供應商選擇:廠商在進行供應商的選擇時會考量的因素除了基本的要求(品質、交期、價格、服務);根據產品特性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考量(如產能、研發能力);此外,隨著全球供應鏈的管理方式,製造商在選擇供應商時會開始要求全球交貨與能夠電腦EDI連線的能力。
◆ 供應商管理:供應鏈下的供應商客戶關係將變得比以前更密切,從敵意的零和關係變成合作的雙贏關係。製造商會選定少數幾家供應商做為合作對象,並且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雙方接觸的頻率會變多,也會分享更多的資訊。
4.資訊系統
廠商在進行供應鏈管理時應該具備的資訊系統,包括:MIS、供應鏈管理軟體、完整的資料庫、公司據點間網路、公司對外網路、通訊軟體等等。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037 |
Creators | 許政傑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