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遠距居家照護系統應用之實證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to the telehomecare system

台灣正逐步邁向高齡化社會,慢性疾病的人口增加,連帶著醫療費用高漲,導致全民健保財務收支失衡,可預見健保制度必須在未來有所改變,並且逐漸以品質及預防為重。由於疾病型態逐漸由「急性」轉為「慢性」。國民對醫療照護之需求將由「治療」轉為「治療與照護並重」。整體醫療型態的改變,加上國內資訊通訊產業發達,醫療器材產業的發展,遠端醫療照護的前景十分看好。國內過去遠距醫療服務的研究,多著重於趨勢與未來商機,較少有臨床效果的研究,且多闡述技術發展,對服務系統的建置與運作較少著墨。本研究提出國內一家遠距居家照護的營運個案,由醫院、資通訊業者以及醫療器材廠商合作共同發展的「高齡者照護服務平台」。此服務平台整合了醫療服務端、設備端以及系統端,且以醫院服務端為主導,對生理訊號進行監測。個案可於家中自行依據醫師建議量測生理訊號,或是於安養中心由照護人員量測,由量測器材經RFID手環身分辨識後透過網路,自動將生理訊號,傳遞至「照護服務平台」資訊系統,並由醫院Call center做生理資訊之監控及異常事件回應。資訊分析結果,可提供醫院醫療團隊或在地開業醫師,作為醫療照護服務之參考。在一年的期間,有287位個案安裝遠距居家照護系統,包含長照機構50位住民與家居使用者237位,續監測血壓及血糖變化。使用成效上,健康常事件發生率從第一個月的36.6%下降至第六個月的32.2%;糖尿病患的平均血糖值,由159mg/dl降至151mg/dl;糖化血色素HbA1C由8.36%下降至8.05%;平均血壓值的波動減少漸趨穩定。半年內平均住院天數由1.23天下降至0.97天,降幅達21%;平均每人每半年醫療費用支出減少3,514元;使用者滿意度調查結果滿意與非常滿意的達81%。至於建置及使用成本,若能達每月6000人的使用人數,每月之器材及資通訊系統成本約650元。使用的醫師認為遠距居家照護所帶來的益處為:1.對慢性病照護有實質幫助,2.醫師可以隨時關懷病患,3.更良好的醫病關係,4.提升門診品質。至於使用本服務平台的費用,72%的使用者傾向支付小於500元的月費。使用者期望付最低的費用而享有遠距居家照護服務是可預期的結果。但也使得長期營運維持不易。可能的解決方案有:1.開發新的使用情境,在原有基礎上產生更大的服務價值,2. 以創新的應用情境,導入「家庭病房,遠端管理」的服務概念,讓留院觀察的時間縮短,縮短總住院天數。不僅減少健保醫療費用支出,也增加醫院收入的雙贏局面。未來長期照護保險納入遠距照護並實施,將可帶動整體產業的發展。政府也應鼓勵長期、大型的遠距照護服務計畫,讓國人享有更好的健康照護。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6932065
Creators徐仁熙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