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國共內戰時期(1945-1949)中共軍事組織之研究

國共內戰時期的中共軍隊,以中共中央軍委指揮各戰略區與其下的野戰軍、軍區進行作戰。本論文即以中共中央軍委、共軍戰略區、共軍部隊三個層次來探討國共內戰時期共軍的組織結構。
本論文發現國共內戰當時的中共中央軍委各機構相當簡單,人員很少,機能也不健全,當時中共中央指揮幾百萬共軍作戰、軍隊政治工作、軍隊後勤工作主要是直接與各戰略區以電報往來,並不依靠作戰部(相當於總參謀部)、總政治部、軍委後勤部。而中共中央在總部機構並不健全的狀態下仍然可以順利的指揮各戰略區的共軍,主要在於中共根據地的黨政軍民一元化領導體制。
在一元化領導體制下,各大根據地的中央局是該地區的最高領導機構,中央局書記與以下區黨委、地委書記兼任同級軍區、軍分區政委,在黨、政、民眾團體的實際最高領導者之外,也是該地區軍隊的最高領導,權力集中且極大,中共中央要處理某地區黨、政、軍以至於其他經濟、政治事務直接找該地區中央局即可,也因此中共中央軍委的機構不健全對於中共領導人指揮戰爭實際上沒有影響。
中共的戰略區是以黨的中央局、中央分局來進行領導,各戰略區並不是只有軍隊而已,還包括黨組織、共區政府、人民群眾、群眾武裝等,這些組織以黨委為核心組成一個有機體,跟敵方進行總體戰,也就是所謂的「人民戰爭」。中共在縣以上實行黨政軍民的一元化領導,縣以下的基層組織則加以改造,在鄉村建立了黨支部,建立群眾武裝、政府、群眾團體並加以控制,將所有男女老幼納入各種組織、加以組織,因此中共有辦法動員廣大民眾支援共軍作戰與從事各種戰爭勤務。
中共的軍隊分為野戰軍與軍區管轄的地方部隊,中共各戰略區的軍隊編制並不統一,但無論是哪個區域的野戰軍或地方部隊,它們都有共通之處,也就是中共為控制共軍而在軍中建立的政治委員制、政治機關制、支部建在連隊上以及國共內戰時期正在恢復當中的黨委會制,中共軍隊軍中有黨,黨組織才是軍隊決策核心而非軍事指揮員。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892600112
Creators王彰廷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