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主要是研究當代新儒學與現代民主政治的「接榫」問題,嘗試作哲學與政治學、社會科學之科際整合研究,希望能使傳統儒學得以再生與重建,並使得中國民主化的路向有所突破創發。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採用現象學與詮釋學的方法,歷史研究途徑與文化比較研究,及沈清松教授所研創的對比法,來探討當代新儒學的民主觀。
在本篇論文中的各個章節安排,是根據底下的思考脈絡與研究進程:第一單元、關於民主概念的分析,與當代新儒學的民主政治課題。第二單元、關於當代新儒家的「民主開出論」及其辯論,與當代新儒學的「自我轉化」之道。第三單元、包括三個重要的研究課題:(一)關於「道德第一義」與「人性幽暗論」,(二)關於民主與自由的緊張關係,(三)關於公民社會與公民文化。最後,兼論中國大陸「馬列主義的儒家化」之困境。
本文探討了當代新儒家的「民主開出論」及其辯論,包括:村治型的梁漱溟、憲政型的張君勱、學術化型的賀麟、格義型的熊十力、坎陷曲成型的牟宗三、道德意識型的唐君毅、人格純化型的徐復觀等哲人,以及當代新儒學中生代與新生代學者的民主思想。
本文的研究成果,簡述如下:一、當代新儒家之強調「高次元的傳統」,往往會形成「極致型」的文化性格,而傾向於走上「高調的民主」道路;自由主義者之強調「低次元的傳統」,往往會形成「工具型」的文化性格,而傾向於走上「低調的民主」道路。儒家的性善倫理道德觀在民主政治的開展中,可能會導致大起大落的「高調民主」,而西方的原罪的倫理道德觀在民主政治的開展中,則較會導致穩定中平的「低調民主」。二、當代新儒家有明顯的「民主政治的道德義務論」之傾向,他們認為民主政治必須建立在道德理想的基礎上,政治自由必須預設道德自由。他們雖承認道德界與政治界之分際,但不認為這兩界不是不相干的。三、關於當代新儒學的自我轉化之,筆者認為這需要轉化希爾斯的「實質性傳統」、韋伯的「卡理斯瑪權威」,及博蘭尼的「支援的覺識」與「默會的知識」等概念,將它們運用在對儒家「仁學」與「禮學」之新詮上。四、吾人可以藉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以「互為主體哲學」代替「意識哲學」,把重心放在「公共領域」與「公民社會」上,來重建儒家的內聖工夫之「道德主體性」,並將外王事功之「政治主體性」獨立出來,讓兩者有主體交換互動的「程序主義」民主。五、筆者認為:中國大陸的「馬列主義的儒家化」,雖致力於「馬列主義」與「儒家思想」的調和,然而它仍舊面臨著在「批孔」與「尊孔」間左右徘徊之困境。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0419 |
Creators | 陳運星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