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債券型基金之風險分析及控管

長久以來,台灣債券型基金一直存在收益率(Yield)與流動性(Liquidity)的迷思。在國際巿場上,收益率(Yield)與流動性(Liquidity)存在某著的扺換(Trade Off)關係,欲享有倩券型基金高收益,可能必須犧牲某種程度之流動性,反之亦然。而在台灣巿場上卻是硬將兩者置於同向,為達到此目的,透過作價讓淨值不跌,是其一之方法。而作價問題由來已久,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殖利率曲線,也就是沒有一個公平巿價評價基礎。主管機關規劃以九十四年底為界限,自九十五起,所有的債券新投資必須採取公平巿價評價,但不溯及既往。但在解決最終問題的過渡期間,債券型基金所存在的問題是什麼呢?以50%持債投資組合觀之,20%的結構債,自九十三年九月以來,因六個月期LIBOR已上揚一三○個基本點,是問題的主要根源,也正因為如此,存在著所謂的流動性風險及利率風險。
基於上述,為研究近期以來債券型基金所面臨之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信用風險,以及投信業者對於債券型基金的風險控管如何具體落實,故為此篇研究報告並進行分析。
再者,對於債券型基金面臨可能買到地雷債、利率自谷底緩步走揚、債巿空頭來臨等巿場因素,主管機關、投信、投資人之於債券型基金,為一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2932711
Creators羅湘蘭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