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區域性勞動市場發展對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體系及其功能影響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桃園縣)為範圍,一方面是因區域性勞動市場的發展主要成是在「都市發展」的演上,另外,內政部營建署早在民國69年即開始將台北都會區的空間結構勾劃為北從基隆,南到桃園的國際化都市,而近來大台北地區縣市間的互動關係,而使本文有如此範圍之規劃。
本文研究發現,區域性勞動市場的形成與都市發展的演變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從都市化與區域發展理論中瞭解,中心都市興起主因是由於人口增促進投資需求,帶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吸引人口移入,加上聚集經濟的利益,使核心都市成為區域中心,相反的,都市鄰近的市鎮則是勞力與資金的大量外流。不過,當都市超過其最適的服務規模將造成聚集不經濟現象,造成核心都市開始向外分散,迫使人口與產業往郊區市鎮遷移。當就業機會分散時,人口和勞動力也會有分散傾向,產生人口及產業在結構上的變化,造成「郊區化」的郊應。
在都市化與郊區化的交互影響下,核心都市的影響範圍日益擴大,而運輸工具的興建導致可及性和可行性提升,使更多核心都市工作人口或產業願意移往較廣闊、舒適的郊區,使都市區域的蔓延、產業結構變化、人口的移動、零售商業改變與交通網路的延伸,導致區域性勞動市場的形成。
從1990年至2001年大台北地區四縣市次級資料中發現其當前區域內人力資源與產業結構之特質如下:
一、就人口遷移來看,台北都會區的發展已出現中心都市(台北市)衰退,外圍地區持續發展的現象,逐步和台北縣、基隆市及桃園縣連成一氣之勢,形成大台北地區,台北市已由一開放體系,逐步走向閉鎖且衰退的都市體系。
二、勞動力長期往就業機會多的都市中心集中,造成都市中心就業者大多是教育程度較高,且多從事於服務業中主管及專業人員職業為主,其餘縣市就業者則以低教育程度為多,且大都從事服務業中職位較低的服務人員或從事工業相關的生產、操作等體力工為主。可知,台北市與另外三縣市的勞動力上呈現結構上的差異,顯示出三縣市與台北市勞動力形成互補之態勢。
三、大台北地區受私人雇用者的比例漸增,其他如自營作業者、受政府雇用者和無酬家屬工作者之比例均呈長期遞減中,另外,台北市就業者的薪資高於其他三縣市,反映出勞動雇傭關係比例的提高及工資結構的差異化。
四、台灣全體產業結構及就業結構之變化,從重心在工業部門漸轉為服務業部門,大台北地區的產業發展,台北市是以服務業為首,其中以金融、保險、不動產成長比例最高,台北縣及桃園縣主要產業仍以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級產業,這也反映出大台北地區在產業結構上互補的情況。
五、從戶籍地就業者的工作地點與各工作地點就業者的戶籍地分布及就業者轉業前後工作地點來看,大台北地區就業者整合程度高,尤其台北市與台北縣兩者關係最為密切,桃園縣雖不明顯,但融入程度正在提高,顯示大台北地區的勞動力明顯已由這四縣市共同吸收了,證明大台北地區區域性勞動市場的形成。
隨著勞動市場的變化及增進勞雇雙方媒合能更為成功及有效率,各國無不在就業服務工作上思盡各種方法,如對雇主與民眾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定期提供雇主資訊及親自拜訪或電話聯繫,利用可能的各種管道積極推動行銷計畫;另外,加強連結全國就業服務網絡,建立資料庫,可使求職及求才者能輕易透過網絡找尋所需的工作及人才;對求職者提供個人化、深度化的就業諮商服務,而各國對就業服務人員也有其專業能力的要求。此外,近幾年部分國家將公立就業服務的權責下放至地方的分權化趨勢,與引進私立業機構等民間資源合作,都是各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改革的趨勢。
我國公立就業服務的中央主管機關主要分為三大體系,目前採多元的組織體系,大台北地區失業者特徵,台北市大專比例最高,其餘三縣市則以高職以下最高,失業原因有40%是沒有工作機會,另外,利用私立就業機構的失業者已超越了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再從大台北地區公立就業機構人力、經費及一般媒合分析中發現,1.在雇主關係事項的經費與人力偏低,2.各職業以體力工的工作增加最多,3.出現同一種職類一方面缺工,另一邊發生求職者訊息缺乏而沒有工作機會,4.媒合比重偏重於藍領工作為多,5.公立就業機構採被動式服務方式6.雇主多提供高中(職)程度以下之工作機會為主7.求職者主要以30-40歲為主,雇主喜用25-29歲,致年齡高者不易就業。
本文在與大台北地區公立就業機構人員訪談後,發現大台北地區公立就業機構會遭遇以下挑戰,1.公立就業機構體系之割2.區域內服務網過於分散3.私立就業機構的競爭4.不重視雇主關係5.求職與求才機會訊息的阻塞6.屬被動式就業服務7.未發展各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之特性8.屬被動式就業服務。
最後,對區域性勞動市場發展下大台北地區公立就業機構提出數點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262011
Creators金士平, k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