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印尼對中國大陸外交政策(2006-2016):「互助合作」的視角 / Indonesia’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China (2006-2016): Perspective of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印尼是東南亞大國,擁有天然資源與廣大市場,且緊鄰麻六甲海峽,使其受到國際關注。尤其亞太地區國家除中國大陸外,東協國家的經濟發展情勢最受矚目。印尼在2000年開始進行政治民主化,積極建立民主國家形象,並在東協組織內發揮日益重要之影響。雖其國內仍存有族群衝突、恐怖主義分子活動等尚待解決的內政問題,但卻是東協中唯一的G20國家,更凸顯了印尼具發展成為區域大國的潛能。近年來中國大陸以共同發展之名,積極向東南亞國家傳達善意,特別是與印尼建立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本研究主以「互助合作」的角度,來觀察印尼與中國大陸關係發展的歷程,並就印尼傳統的Gotong Royong(互助合作)之意涵,探討其在印尼與中國大陸外交關係上所發揮的關鍵功能。
源於印尼民族在農務耕作的「互助合作」信念,已擴大引用到彼此間盡量在能力範圍內,針對共同目標,自願提供具有互相幫忙與適時回饋的合作,目的在實現群體共同的理想。印尼對於東協的決策,基於「互助合作」的外交精神,為了東協內部團結,以及爭取其他東協國家未來對印尼的支持,不會直接予以反對,而傾向於協商與合作。由於世界情勢的變化,對於國際關係的研究,除了主要的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之外,還需輔以結構主義的分析。印尼與中國大陸關係發展從1950年建交開始,雖經歷了關係親密期,但卻有長達30餘年的外交關係中斷,最後於1990年才恢復正式外交關係。本文認為印尼與中國大陸關係發展的主要考量因素,從印尼的「互助合作」角度來看,希望能自中國大陸獲取較印尼付出為多的利益;中國大陸方面,則期望藉這種「互助合作」的模式,加強與其他東協國家的關係。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2260504
Creators鄧克禮, Teng, Ke L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