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個案研究

2002年慈心華德福實驗小學以公辦民營小學在宜蘭縣創立,集結了創校者、教師、家長與宜蘭縣政府教育局各方力量的投入,才得以成就華德福教育方案由托兒所向上延伸至小學。在整個創校及爭取公辦民營的奮鬥史中,當時1999年草創初期有五位家長,願意在寄讀學籍之條件下,讓自己的子女接受小學階段的華德福教育實驗。家長們從探詢與公立學校合作的可能性,向縣府進行遊說爭取公部門的教育資源,到籌措基金成立人智學基金會辦學的種種行動中,充分體現了民主社會中家長教育選擇權的行使。本研究從參與辦學行動的五位家長中,選擇其中核心參與者,從生命史觀探究其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形塑歷程,即家長在何種生命經驗之促發下做出將孩子送至另類學校就讀的選擇。      
本研究採德國社會學者F. Schütze發展之「敘述訪談法」採集個案口述傳記資料,並以其所提出之理論建構分析方案,進行敘述內涵意義的理解與詮釋,透過敘述文本之再建構,闡述出文本主體「邁向開展生命的實踐道路」之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形成圖像。個體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形成動態歷程:符應學校教育之學習規範-抗拒囤積式學校教育結構-批判馴化式學校教育-尋求解放教育與覺醒,刻劃成長於威權戒嚴時期社會體制下,學校教育體制仍呈現高度政治化和技術化基本性格之社會個體,如何超越社會體制壓迫結構及與社會他者連結的生命融入過程,即生命主體在行使家長教育選擇權,為其下一代選擇能提供並滋養生命健康成長的教育方案之歷程中,尋獲與世界及社會他者共存共融之智慧;社會系統中所存在移植至歐洲文明的華德福教育,所形構之身心靈全人發展人類圖像,及「成人之美」之教育圖像,引領著關注社會教育體制如何改善的批判生命主體之覺醒,體察乃回歸教育本質的探究,開展內在對每個生命及人類圖像的理解與敬畏,方能朝向開展生命的理想教育實踐道路上行進。      
本研究個案揭示了社會教育體制的轉化,有賴社會個體成員對教育之政治性本質及其所存在的意識形態運作之覺醒,且教育工作如未能回歸至教育專業倫理價值理性典範的探究,而僅求之於技術理性典範的追求,將難以生發形成具轉化性意義的教育改造工程。實踐另類教育之社會場域,之於意欲教育改革之社會個體而言,乃是一生命學習及增權賦能的社會學習平台,其扮演著建構轉化社會教育體制有機網絡之前線基地的角色。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1570141
Creators王雅惠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