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地區影響工業衝突因素的探討

一般人均認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低廉且勤勉的勞動力,而過去也少聞勞
資糾紛。但有學者認為過去乃因為制度性因素,使得勞工在面臨勞資關係時只可以個
別的行動來表示,所以過去台灣離職率一直偏高即源於此。
本文先檢視結構功能理論、社會心理理論(相對剝奪)、衝突理論、協商理論、集體
行動理論、以及新政治理論對工業衝突的看法。一般人咸認為工業衝突是「問題之學
」,帶有負面意義。但是不同理論對工業衝突的本質有不同的假設,究竟工業衝突是
社會變遷過程中所產生的偶然失序,或是社會必然存在的現象,對於這一點各學派論
辯尚無定論,本文亦無法枉下判斷。因此,本文目的不在證明某一理論,而係以各派
觀點為思考架構,檢視影響不同型態,不同規模工業衝突的因素。
在實際運作上,本文探討了(1)歷年來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中,工商業團體選舉的變
化;(2)歷年來工會組織的變化;(3)影響協商力的經濟因素;(4)相對剝奪
;(5)工業關係制度相關因素:勞工保險、團體協約、職業災害、勞工教育等因素
對勞資糾紛以及離職率的影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510
Creators柯麗娟, KE, LI-J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