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皮日休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 / The position of P'i Jih-Hsiu in the literature of late Tang Dy- nasty

個人認為必須將皮日休與前、後時代及同期文人縱橫加以考察,以宏觀的角度來總結皮日休的整體表現,並綜合他的思想、文學理論與創作,才能全面地探討他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論文的架構先以皮日休的生平事蹟與思想內涵為出發點,進而將他與古文運動、新樂府運動的傳承與聯繫加以論述,再以皮日休與晚唐同期文人的共同表現為主,最後總結皮日休的地位與影響。研究內容的重心如下:第一章「皮日休的生平事蹟與思想內涵」以整個時代環境的轉變為影響的關鍵。他的生平事蹟一直眾說紛紜,其死亦無法確考,本章只作合理的推斷。而皮日休的思想內涵則是傳統的儒家觀念,他延伸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許多深具改革性的意見,又其本著尚用的思想,而要求文學以及行為上的實用。第二章「皮日休與古文運動的傳承」中唐的古文運動在晚唐並未完全衰落,從古文家的傳承中可以尋得皮日休與前人的關連,尤其在文與道的觀念和踵武前賢的習作上,充分地了解他意欲傳承古文運動的理論與創作方向。第三章「皮日休與新樂府運動的聯繫」皮日休自覺地承襲新樂府運動的使命,他所創作的正樂府,延伸了元結系樂府、白居易新樂府的精神和意涵。另外,他與陸龜蒙的唱和詩也接續元稹、白居易的唱和詩型態。第四章「皮日休與同期文人的共同表現」因為所處環境的相同,所以皮日休在小品文以及詩歌的領域裡,與同期文人有著一致的特色,他們的小品文的確是魯迅所謂「一榻糊塗的泥塘□的光彩和鋒鋩」,在小品文的形式中充分地反映現況、針砭時風。而皮日休晚唐詩人創作的現實主義,表達了田耕宇所言「深沉的反思意識」,他們藉由歷史、現實、、自然四個主題的反思,深化了詩歌的內涵與層面。第五章「皮日休的地位與影響」此章為論文的總結。從皮日休對傳承古文運動、聯繫新樂府運動的努力,以及他與同期文人共同的傑出表現,肯定皮日休在晚唐文學中的地位,最後再由他的思想及創作論及皮日休對宋以後的影響和啟發。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124
Creators王怡心, Wang, Yi Hs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